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毛虫
máochóng

毛虫


拼音 máo chóng

港台 鱗翅目幼蟲
简拼 MC

词语解释

毛虫[ máo chóng ]

1.蝴蝶或蛾子的伸长虫状幼虫,具有强壮咀嚼口器,短触角和三对真足,几对带钩的腹部前足,而且经常有一层完整的细刚毛或者粗闪光的毛,并且完全取食树叶、果实或者植物其他多汁的部分

caterpillar;

2.身上有一层分泌物遮盖着的一种锯蜂幼虫

woolly worm;

3.毛足纲的一种分节蠕虫

bristle worm;


引证解释

1.体上多毛的蝶、蛾类幼虫,如松毛虫、桑毛虫等。也叫毛毛虫、刺毛虫。有些毛虫体上的毒毛,可引起人体皮炎

2.指兽类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毛虫之精者曰麟,羽虫之精者曰凤。”

汉 王充 《论衡·遭虎》:“夫虎,毛虫;人,倮虫。”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搏肉狼》:“盖狼为野兽,贪戾物也,使之奔走於京城,是为毛虫之孽。”

3.方言。指牲畜。 李準 《不准走那条路》一:“‘要得穷,翻毛虫’

张拴 本来日子倒也能过,四口人种着十几亩地,要是不胡捣腾牲口,地种好,粮食也足够吃。”


国语辞典

1.旧时称老虎为“毛虫”

《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刘歆言传曰时有毛虫之孽。说以为于天文西方参为虎星,故为毛虫。”

汉·王充《论衡·遭虎篇》:“夫虎,毛虫。”

2.蝶类或蛾类的幼虫,身体细长而柔软,呈圆筒状,外表分节,每环节的疣状突起上簇生长短毛,颜色视种类而异


网络解释

1.毛虫

毛虫(Lepidoptera)是鳞翅目昆虫(蝶、蛾)的幼虫。体圆柱形,分13节,有3对胸足和数对腹足。头两侧各有6眼,触角短,腭强壮。只一部分虫类。


英语翻译 caterpillar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毛虫造句

  • 1、柳树的枝条向下垂着,就像一条条线挂在树上。那嫩黄色的小叶片,就像在线上系的花瓣儿。杨树开了花,这些花一串串的,是紫红色的。身上长满很软的小毛,像一只只毛毛虫,真有趣。
  • 2、杨树开了花,身上长满很软的小毛,像一只只毛毛虫
  • 3、动物适合做的整容手术。毛毛虫适合脱毛手术,癞蛤蟆适合拉皮手术,小肥猪适合抽脂手术,兔子适合修复唇形,大象合适修复腿型,黑马最合适颌面整形!
  • 4、一列货车像一条红毛虫在向斜坡上爬。
  • 5、毛毛雨像毛毛虫一样飞快地落下。
  • 6、弯弯的辣椒像一条条毛毛虫
  • 7、虎年惊蛰到,虫虫总动员:荧火虫当先锋官,瓢虫当形象大使,毛毛虫当内衣模特,应声虫当同声翻译,瞌睡虫当催眠大师。你这条大虫呢?就当个领衔主演吧。
  • 8、纤毛虫只会意外死亡,比如我们往它们生活的水域投毒或者加热这片水域等等。
  • 9、啊,我见到了春天。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变得苍绿了。近处山坡上的小草也悄悄地钻出地面,它们嫩生生,绿油油的。肥胖的小叶儿,像一个个刚刚睡醒的胖娃娃。这一片,那一簇,点缀着这陡峭的山坡。山坡上的树木也在不声不响地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像小草一样的新芽。柳树的枝条向下垂着,就像一条条线挂在树上。那嫩黄色的小叶片,就像在线上系的花瓣儿。杨树开了花,这些花一串串的,是紫红色的。身上长满很软的小毛,像一只只毛毛虫,真有趣。
  • 10、要想结识蝴蝶,就得先忍受两三只毛毛虫的叮咬。
  • 11、相当多的中层注意力已集中在一种新的潜在的病原体上,有毒甲藻类灭鱼药,一种用于在浅海水域杀死鱼类的有毒的腰鞭毛虫
  • 12、说话时那丑陋的仁丹胡子像条正在被油炸的毛虫在扭动,恶心的陈好贾想吐。
  • 13、可是慧聪吃了那千年石菌和经过老毛毛虫强化训练后,内力已有相当火候,故使出来的招数虽是一样,但威力却高出一倍。
  • 14、根据省林业厅组织的虫情调查,在有“三湘林业第一县”之称的绥宁县,今年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发生情况严重,受影响林地达8万亩。
  • 15、然而,仅仅碰触这种刺毛虫就会引起毒素的传递,将导致红疹,肿胀,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出现发烧和恶心等症状。
  • 16、这是一只毛毛虫,身上长满鲜艳的紫色硬毛,古铁一巴掌抓着它硬扎扎的绒毛,掌心顿时一阵火烧的剧痛。
  • 17、爱情像双翼蝴蝶,婚姻是它孵出来的毛毛虫
  • 18、当我独自散步的时候,我真说不出我是高兴还是恼怒,那些小一点的鸟儿好像一点也不怕我。它们在离我不到一码的范围内跳来跳去,寻找毛毛虫和其他食物,态度非常安闲自在,就像它们身边根本没有什么生物似的。
  • 19、二是松毛虫、森林鼠害、杨树食叶害虫等常发性病虫害;三是小蠹虫、萧氏松茎象等钻蛀性害虫。
  • 20、像是毛毛虫,十分凄惨而美丽,真适合弱小的你啊。
毛虫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