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人格
rén

人格



词语解释

人格[ rén gé ]

1.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

character; personality;

2.人的道德品质

human dignity;


引证解释

1.人的性情、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蔡元培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

闻一多 《<李白之死>序》:“此诗所述亦凭臆造,无非欲藉以描画诗人的人格罢了。”

老舍 《四世同堂》二五:“他以为教育不仅是教给学生一点课本上的知识,而也需要师生间的感情的与人格的接触。”

2.人的道德品质

梁启超 《新民说》第五节:“忠孝二德,人格最要之件也。”

陈学昭 《工作着是美丽的》九:“﹝她﹞又没有卖淫,损害了家庭的名誉和自身的人格。”

3.谓人按照法律、道德或其他社会准则应享有的权利或资格

瞿秋白 《赤俄之归途》四:“把一般争人格的青年学生,打得落花流水。”

茅盾 《动摇》八:“公家发配,太不尊重女子人格。”


国语辞典

1.人的品格

“他的人格高尚,令人敬仰。”

品德 品行 人品

2.心理学上指个体在生活历程中对人、己、事、物、环境,所显现的独特个性。一般用 法比“性格”广义

3.法律上指得为权利、义务之主体的资格


网络解释

1.人格 (心理学术语)

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自我,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2.人格 (汉语词语)

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自我,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英语翻译 personality, integrity, dignity

法语翻译 personnalité

德语翻译 Persönlichkeit (S, Psych)​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人格造句

  • 1、人一旦利欲熏心,道德良知被蒙蔽,就会渐渐变得恬不知耻,失去人格
  • 2、友人们与他交往多年后,对其人格特质的评价是豁达大度、修养过人。
  • 3、有些商人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不惜出卖人格、损人利己,坑害群众。
  • 4、责任是一种品质,一种美德,一种人格的升华,一种让你创建天地的砝码,一种心灵的洁净济。
  • 5、我们对待外宾应该不卑不亢,不能丧失国格、人格
  • 6、人格是信用的基础,逆境往往使人有所建树,人都有长处与短处,看人看长处短处不看。
  • 7、责任像是一种心灵的洁净济,能使人格升华;责任像是一朵美丽的花,虽渺小,却能装点着人们的心灵。
  • 8、有些人为了一些蝇头小利,不惜丧失国格,人格
  • 9、人格名誉不容辱,诽谤诬告罪难逃。扣押人质犯刑律,国家法律不允许。
  • 10、那些攀龙附凤、奉承拍马的人在人格上是卑劣的。
  • 11、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 12、不可逆转的是时间,不可侮辱的是人格
  • 13、弯腰不是屈辱,而是一种人格精神。
  • 14、金钱上破产不是末路,人格上破产才是绝路。
  • 15、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言。
  • 16、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金钱、利益,失了人格品德呀!
  • 17、起诨号是污辱别人的人格
  • 18、在金钱面前,我们不能降志辱身,丧失人格
  • 19、博弈圣经着作人的经典名句;怀疑论者是人格宗教,孤立成神,他永远向实体战略宣战。
  • 20、人格是心灵的尺度,权力和金钱丈量不出它。
人格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