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托孤
tuō

托孤


拼音 tuō gū

简拼 TG
五笔 RTBR

词语解释

托孤[ tuō gū ]

1.以遗孤相托

entrust an orphan to (a friend's relative,etc.);


引证解释

1.以遗孤相托

《三国演义》第八五回:“先主谓众官曰:‘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

《花城》1981年第6期:“换在你想打听的托孤事件以前,我会尖酸地奚落你的钓故事的行为就是钓金龟,说干脆点儿,就是钓钱。”


国语辞典

1.人临终前,委托他人照料遗留的子女

《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招姐要把小梅寄在他家里去分娩,只当是托孤与他。”


网络解释

1.托孤

托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uō gū,意思是指把身后的孤儿相托给别人,在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例子,例如刘备白帝城托孤。词语最先出自《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托孤造句

  • 1、昔蜀主托孤于武侯,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太子托孤于苏侯,苏侯何以不能善始善终?
  • 2、天帝托孤寄命,遂亲自下凡寻找冰火,不想寻人未果却与一凡间女子两情相悦,私定终身,诞下一女,羲和得知大怒,但还是让那女婴以爱心成仙,取名嫦娥,执掌月宫。
  • 3、先皇的托孤遗诏,他是否会甘愿辅佐协皇子戡平宇内。
  • 4、唐贞观二十三年为旌表蜀国宰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 5、定国临终前,托孤于部将平阳侯靳统武,命世子李嗣兴拜统武为养父,叮咛道:“宁死荒徼,无降也!”。
  • 6、我们就是知心不换命,能托孤不能托妻的朋友。
  • 7、宣体履至实,直内方外,历在三朝,公亮正色,有托孤寄命之节,可谓柱石臣也。
  • 8、假如刘备能听信忠言,戒骄戒躁,又何至于落得个大事难成,白帝托孤的结局呢?假若当初刘备不能三顾茅庐,虚心求教,又怎能“三分天下有其一”呢?要想事业兴旺,就必须广开言路,察纳忠言。
  • 9、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 10、举目四望,谁又能托孤寄命呢?最后想起睡在我身旁的王聿先,以他医生的专业,对三战区还是需用的人才,也许可望不死,并且他为人还较正派。
  • 11、为旌表蜀国宰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 12、原始的信托行为发源于数千年前古埃及的“遗嘱托孤”。
  • 13、北凉托孤将,目不识丁喜吃书,穿蟒袍,率撼山,守寒土。
  • 14、对啊,郭威是先帝托孤的重臣中硕果仅存的一位,威望素着,而且向来多谋决断,由他来拿主意,朝廷上下都应该心服。
  • 15、整个过程几乎与白帝托孤如出一辙,不同的是孙策没有大耳贼那么奸诈,托孤之时也没有刀斧手在后。
  • 16、刘备托孤时候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
  • 17、公元649年,为尊崇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改名奉节。
  • 18、公元649年,为尊崇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改名奉节县。
  • 19、岂有是理,老夫乃托孤大臣,也思留些名望于后世,岂为私恩废了朝廷法律?老太师太将吾陆某低视也。
  • 20、嫉贤妒能,庞统死于落凤坡,廖立被贬,同时托孤的李严被他死死按在白帝城,后朞居然让他管理后勤运送粮草,最后还是被贬。
托孤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