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乎哉
zāi

乎哉


拼音 hū zāi
注音 ㄏㄨ ㄗㄞ

简拼 HZ

词语解释

乎哉[ hū zāi ]

1.语气助词。表感叹

2.语气助词。表疑问

3.语气助词。表设问或反诘

4.语气助词。表祈使


引证解释

1.语气助词。表感叹

《论语·宪问》:“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后汉书·郭泰传》:“林宗起拜之曰:‘卿贤乎哉!’因劝令学,卒以成德。”

2.语气助词。表疑问

《孟子·梁惠王上》:“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3.语气助词。表设问或反诘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将可乎哉?殆必不可。”

《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后汉书·李法传》:“鄙夫可与事君乎哉?苟患失之,无所不至。”

明 刘基 《书善最堂卷后》:“夫立言以明道,而求言於人者,将以正己之所学,言可以苟乎哉?”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郑苏年师》:“果尔则编修亦褊人耳,所论撰又足据乎哉!”

4.语气助词。表祈使

唐 韩愈 《送董邵南序》:“董生勉乎哉!”


网络解释

1.乎哉

乎哉,汉语词汇,为语气助词。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乎哉造句

  • 1、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 2、“多乎哉?不多也”,肯定不会从贾府焦大嘴里蹦出来,他是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粗人,满嘴“爬灰的爬灰”,没有那股酸味。
  • 3、辱中张明远偶获雪堂刊本及蜀本,校订讹舛,刊成此书,流通万古,使上根大智之士,一览而顿开本心,直造无疑之地,岂小补云乎哉
  • 4、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 5、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 6、但旧耻虽雪,而新耻又染,此耻又不知何日可以湔雪矣!勉乎哉;今后之雪耻,乃雪新耻也,特志之。
  • 7、天非独劳仲尼,亦自劳也。天病乎哉
  • 8、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
  • 9、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10、或者矮人看戏,跟人鼓掌;要么坐而论道,论高难行,监督云乎哉
  • 1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 1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 13、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14、香草沉罗,血满胸臆;东山佩玦,泪渍泥沙。古有孝子忠臣,至死不谅于君父者。公孙九娘岂以负骸骨之托,而怨怼不释于中耶?脾膈间物,不能掬以相示,冤乎哉!蒲松龄
  • 15、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铄而挺解也,况其在筋骨之间乎哉?故曰:纵耳目之欲,恣支体之安者,伤血脉之和。
  • 16、所以古玩云乎哉,是玩笑耳。
  • 17、训诂章句云乎哉,先生之学,文安先生之学也。
  • 18、余身非文正之身,心仍文正之心,即以此作息壤之盟可也,原始云乎哉
  • 19、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 20、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乎哉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