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假公济私
jiǎgōng

假公济私



词语解释

假公济私[ jiǎ gōng jì sī ]

1.借公家的名义或力量谋取私人的利益。亦作:假公营私


引证解释

1.借公家的名义或力量谋取私人的利益。 《朱子语类》卷一三六:“太宗(唐太宗 )诛 建成 比於 周公 诛 管 蔡,只消以公私断之

周公 全是以 周 家天下为心, 太宗 则假公义以济私欲者也。”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明 董传策 《论严嵩欺君误国疏》:“他如筑堡修城之费,嵩皆假公济私,而献諂者又甘为侵润。”

《清史稿·兵志四》:“於是帮办人员假公济私,百端纷扰。”

茅盾 《动摇》二:“攻击我的倪甫庭,去年私卖日货,被我查出,扣留他三包糖,以此恨我,今天他假公济私,来捣乱来了。”

亦作“假公营私”。 《元典章·礼部一·进表》:“照得近年以来,在外诸司不详站赤生受指,以进表为由,假公营私,滥行给驛。”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一:“何谓‘摘疵’,求言既切,则言者必多,言之既多,则岂能尽善,甚而假公营私,饰词希进,未俗之弊,何所不有。”

臧克家 《裁员》诗:“应该先从他们开刀:渎职,贪污,假公营私,忘了公仆的身份。”


国语辞典

1.假借公家的名义以谋取个人私利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这是朝廷救民的德意,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清史稿·卷一三三·兵志四》:“于是帮办人员假公济私,百端纷扰。”

营私舞弊

大公无私 廉洁奉公 公事公办 毁家纾难


网络解释

1.假公济私

假公济私是一个汉语成语,

拼音是:jiǎ gōng jì sī

释义:指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私人的利益。

语出《汉书·杜业传》。


英语翻译 abuse the public's trust

日语翻译 虥(おおやけ)にかこつけて私腹(しふく)をこやす

法语翻译 prévarquer

德语翻译 eine Position zum persǒnlichen Vorteil nutzen

俄语翻译 злоупотреблять служéбным положéнием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假公济私造句

  • 1、想不到他会假公济私,将募款纳入私囊。
  • 2、在整个赈灾行动中,竟然有人假公济私,真是可恶。
  • 3、他屡次假公济私,对上司则逢迎拍马,才会让自己成为同事间的众矢之的。
  • 4、假公济私会侵蚀国本,此弊要切实防杜。
  • 5、公私要分明,他怎么可以假公济私呢?
  • 6、这件弊案所以会发生,原来是厂里面的人假公济私,监守自盗。
  • 7、长久以来,他假公济私,不知侵吞多少公款?
  • 8、我们公司不能容纳这种假公济私的人。
  • 9、那些利用公务考察,出去游山玩水的人,不就是假公济私吗?
  • 10、他假公济私这件事已惊动了老总,如今就算主任也爱莫能助。
  • 11、现在那些招摇撞骗,假公济私的玩意儿太多了。
  • 12、有些领导利用职权大开方便之门,假公济私,让国家蒙受巨大的损失。
  • 13、有些干部假公济私,专门肥自己的腰包。
  • 14、现在那些招摇撞骗,假公济私的人太多了。
  • 15、战乱中的北宋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官员们假公济私,中饱私囊,而黎民百姓食不果腹,苦不堪言。
  • 16、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是不允许假公济私的不正之风出现的。
  • 17、张大爷是我们村公认的好干部,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假公济私
  • 18、“朕在藩邸四十余年,凡臣下结党怀奸、夤缘请托、欺罔蒙蔽、阳奉阴违、假公济私之习,皆深知灼见,可以屈指而数者。
  • 19、现在党内正在整风整纪,严打假公济私,贪污腐败的问题。
  • 20、这些人,利欲熏心,私欲膨胀,假公济私,心狠手黑,有的,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成了腐败分子,成了大蠹、“硕鼠”。
假公济私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