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电磁波
diàn

电磁波


拼音 diàn cí bō

简拼 DCB
五笔 JDIH

词语解释

电磁波[ diàn cí bō ]

1.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无线电波和光线、X射线、γ射线等都是波长不同的电磁波。也叫电波


国语辞典

1.因电磁场的振动,使其周围空间中的电场及磁场,各以正规的正弦相互振动,呈波动式向四面八方或固定方向进行传播的波动。与光波速度相同,具备光波的各种性质。如电波、红外线、X射线等


网络解释

1.电磁波

电磁波是由同相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衍生发射的震荡粒子波,是以波动的形式传播的电磁场,具有波粒二象性。由同相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构成的平面。电磁波在真空中速率固定,速度为光速。见麦克斯韦方程组。

电磁波伴随的电场方向,磁场方向,传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因此电磁波是横波。当其能阶跃迁过辐射临界点,便以光的形式向外辐射,此阶段波体为光子,太阳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可见的辐射形态,电磁波不依靠介质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同于光速。

电磁辐射量与温度有关,通常高于绝对零度的物质或粒子都有电磁辐射,温度越高辐射量越大,但大多不能被肉眼观察到。

频率是电磁波的重要特性。按照频率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就是电磁波谱。电磁辐射由低频率到高频率主要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人眼可接收到的电磁波,称为可见光(波长380~780nm)。

通常意义上所指有电磁辐射特性的电磁波是指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而X射线及γ射线通常被认为是放射性的辐射。


英语翻译 electromagnetic wave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相关谜语

谜面:来无影,去无踪,能传景,会传声。(打一物质)
谜底:电磁波
解析: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凡是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释出电磁波。且温度越高,放出的电磁波波长就越短。

电磁波造句

  • 1、麦克斯韦方程组:洛仑兹力,平面电磁波,辐射,光波,反射,折射,惠更斯原理,衍射,干涉现象。
  • 2、电磁波是由一种称为速调管的微波电子管产生的。
  • 3、电磁波在脑中会造成如机器轰轰声或知了叫声,让你难受万千!
  • 4、电磁波的椭圆极化参数描述了电磁波的矢量特性。
  • 5、电磁波污染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概述电磁波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护,对各种防电磁波辐射纺织品及其开发途径作了介绍。
  • 6、赤脚或穿草鞋走路,电磁波可以通过人体脚板传导排出体外。
  • 7、同时使用电磁波传播测井和微球形聚焦电阻率测井求出饱和度指数随地层深度的变化曲线,预测储层的润湿性。
  • 8、在针刺的激发下,准电偶极子将形成开放的振荡系统,发射电磁波,从而产生“得气”感。
  • 9、聚氯乙烯机械性能好,电绝缘性能优异、化学稳定性能,由于采用了新性的铝箔麦拉加铜网编织双层屏蔽,有效抵抗电磁波干扰。
  • 10、别说我无情无义,好歹我也传了条一角钱的短信,不惜浪费电池的电力,顶着被电磁波辐射的生命危险,这样不考虑后果就是要给你拜个年!新年好!
  • 11、据美国麻省理工大研究发现,打手机前把手机在水中泡1分钟,可完全避免电磁波对人体大脑的辐射,切记!
  • 12、小暑送大礼:我不惜花费1毛钱巨款,甘愿被电磁波辐射的生命危险,为了帮我亲爱的朋友在小暑三伏里降降温,此短信,祝小暑快乐!
  • 13、光是由波长极短的电磁波组成,这一事实看来已经证据确凿。
  • 14、发现在反常趋肤效应时,电场的一个分量衰减很慢,它所决定的电磁波等透系数可能比通常已知者大几个数量级。
  • 15、聚氯乙烯机械性能好,电绝缘性能优异、化学稳定性能,由于采用了新性的铝箔麦拉加铜网编织双层,有效抵抗电磁波干扰。
  • 16、此时,电磁波从师电磁干扰分队发出,像犀利的“无影剑”朝发射阵地袭来。
  • 17、导电介质中的平面电磁波在介质的分界面上也发生反射与透射。
  • 18、别说我无情无义,好歹我也传了条一角钱巨款短信给你,不惜浪费电池的电力,并顶着被电磁波辐射的危险,这样不考虑后果就是要提前祝你中秋节快乐!
  • 19、别再说我无情无义,好歹我也传了条一角钱巨款短信给你,不惜浪费电池的电力,并顶着被电磁波辐射的危险,这样不考虑后果就是要提前祝你中秋节快乐!
  • 20、通过对该方程的进一步分析后我们发现,在超导体中不仅存在电磁波动解,而且还存在类似于常规导体的电磁波趋肤效应,其趋肤尺度明显地依赖于电磁波的波动频率。
电磁波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