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漂母
piǎo

漂母


拼音 piǎo mǔ

简拼 PM

词语解释

漂母[ piǎo mǔ ]

1.漂洗衣物的老妇。《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韩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后遂用为典实


引证解释

1.漂洗衣物的老妇。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 ( 韩信 )钓於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 信 飢,饭 信,竟漂数十日。 信 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汉 五年正月,徙 齐王信 为 楚王,都 下邳

信 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后遂用为典实。 唐 李白 《赠新平少年》诗:“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清 孙枝蔚 《漂母庙》诗:“既是千金酬一饭,如何漂母至今稀。”

柳亚子 《玉娇曲为钝根赋》:“君不见伍相穷途瀨女逢,王孙漂母各英雄。”


国语辞典

1.漂洗衣物的老妇

《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晋·陶渊明〈乞食〉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网络解释

1.漂母

漂母是《史记·淮阴侯列传》中一个漂洗丝絮的老妇人。历代学者多有诗文对其赞颂,历朝官府也纷纷建祠树碑以示褒扬。至今,漂母墓、漂母祠仍巍然屹立在淮安境内,成为国内著名的母爱文化教育基地。

漂母”这个典故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少年时虽有才能却得不到别人的赏识,做生意又不善于谋划,所以只好寄人篱下,受到人们的辱骂和鄙视。有一次在他饥饿的时候来到河边钓鱼,一个洗衣服的妇人看到他可怜,不图回报的把自己的粮食分给韩信吃。

后来,人们就有这个典故来表示馈赠食物。宋代苏轼的《石塔寺》就运用了这个典故:“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山僧异漂母,但可供一荒。”


英语翻译 Floating mother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漂母造句

  • 1、衔环结草,生死不渝来厚报;漂母一饭,千金相赠报恩德;知遇之恩,摔琴破弦不复弹。感恩节到了,感恩美好人生,感恩精彩生活,感恩身边的亲情友情爱情。祝愿大家幸福快乐,健康平安。
  • 2、弟赤胆忠君,负委座重任,企仰苍天佑余,再图民国山河……昔孟德单身闯华容,巧遇大义;韩信流离,漂母捧食。
  • 3、称颂了漂母慷慨施食的美德。
  • 4、韩信衣锦还乡后,赠漂母以千金。
  • 5、曾被一漂母哀怜赠饭数十日。
  • 6、报恩的故事流传下来,漂母的一饭之恩千金相报,算是当中比较经典的例子。
  • 7、从此,韩信就寄食在漂母家中。
  • 8、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以漂母
  • 9、他屡次被羞辱,他被亭长骂过无数次,他也有骨气,挥刀离开,却被当地屠户羞辱,这让他燃起当官之心,又遇到漂母和萧何顶力帮助他,他更有了勇气。
  • 10、譬如韩信,因一饭而将漂母视为恩人,而漂母与其他洗衣之女会有何不同?又譬如朱元璋,患难之时,乞丐也成了他的亲兄弟;得势之后,这亲兄弟又成了他的心腹大患。
  • 11、让刘邦很感动,自己当上了将军,却不忘当初亭长,漂母,屠户,萧何,人人都得到了奖赏,天下传为佳话,而韩信也有了有价值的人生。
  • 12、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的大将军韩信在少年时因别人威胁,忍受了胯下之辱,也受过一位漂母的恩惠,当上大将军后不忘报恩,送了那位漂母许多酒菜,还赏给她一千两黄金
  • 13、众所周知的韩信大将军,在其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但漂母并没有把她的话放在心上。
  • 14、如果没有漂母,韩信有可能死于荒野,那可能也就没有了汉王刘邦的成功了。
  • 15、在韩信成为天下人仰慕的齐王后,记起来当初的誓言,便找人到了山珍海味和千两黄金去报答常分饭给他的漂母,随后又叫人找来了当日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流氓,给了他一些赏赐。
  • 16、相传韩信落魄时,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
  • 17、来韩信成为楚王,仍然不忘旧恩,奉上黄金百两给漂母
  • 18、大家是否还记得韩信千金谢漂母的事情:在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位漂母经常给他饭吃,韩信深受感激,在韩信离开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
  • 19、后来韩信做了楚王,对那事耿耿于怀,他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赠以漂母
  • 20、孟母三迁,就是为了培养儿子好学的精神,韩信的漂母,培养的便是坚韧的精神,而仲永之父却因小利毁掉了一代神童。
漂母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