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瓷器

瓷器


拼音 cí qì

简拼 CQ
五笔 UQKK

词语解释

瓷器[ cí qì ]

1.细密的陶瓷器皿,质硬,半透明,白色,发声清脆,且无孔,以高岭土、石英和长石为常用的基本原料,经一次灼烧而成,主要用作餐具、假牙、电绝缘体和化学器皿

porcelain; chinaware;


引证解释

1.亦作“甆器”。 中国 古代重要发明之一。用黏土、长石和石英为原料,经混和、成形、干燥而烧成的制品。 夏 商 时已有原始素烧瓷器(即白陶),以后烧制技术逐渐改进提高。 唐 宋 后,瓷器制作取得重大发展。 明 以后, 景德镇 成为瓷业中心,名闻世界

唐 柳宗元 《代人进瓷器状》:“右件瓷器等,并艺精埏埴,制合规模。”

宋 洪迈 《容斋随笔·浮梁陶器》:“浮梁父老言,自来作知县不买甆器者一人,君是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玩具·瓷器》:“本朝瓷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古今之冠。”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他却拍桌子打板凳的大駡,又把瓷器家伙一件件的往院子里乱摔。”

吴海云 《瓷国及其高峰·古今瓷器街》:“瓷都景德镇的所有街道,几乎都有出售瓷器的商店。”


国语辞典

1.以瓷土烧制成的器物。一般烧制过程为以经过精选或淘洗过的瓷土为原料,坯质具半透明性,经摄氏一千二百至一千九百度的高温培烧。成品质地坚硬细致,叩之有金石声,表面上有玻璃质的釉,细腻富光泽。瓷器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特产,故中国有“瓷国”的称呼。也作“磁器”


网络解释

1.瓷器 (瓷质器物)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谢肇淛在《五杂俎》记载:“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磁州窑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当时出现的以“磁器”代窑器是由磁州窑产量最多所致。这是迄今发现最早使用瓷器称谓的史料。

2.瓷器 (北京方言)

瓷器,是老北京传统文化中的北京方言,形容词。特指两个人的感情像“瓷器”般坚固,紧密。意为“好朋友、好哥们”。

北京话者说话的音域高于说普通话的人的音域。阴平、阳平调更高,上声的折调更加明显,去声的降调也更加强烈。带“儿”话音,是北京话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如“瓷器”的上升重音在“瓷”上不在“器”上,与普通话读音不同。

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的北京口语还有“板瓷”“倍儿瓷”“铁磁”“局器”等词汇。


英语翻译 chinaware, porcelain

法语翻译 porcelaine

德语翻译 Porzellan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瓷器造句

  • 1、这几口纸箱装的都是些陶瓷器,搬运时可得小心翼翼。
  • 2、江西景德镇的瓷器质地优良,工艺精美,一向遐迩闻名。
  • 3、这次展览展出的古瓷器,都是希世之宝。
  • 4、精巧的中式瓷器,令人爱不释手。
  • 5、橱窗里陈设着一件精美的青花瓷器
  • 6、幸福就像一件浑然天成的瓷器,一旦碎裂,便不可能完好如初。
  • 7、商店的橱窗里摆着光彩夺目的各色瓷器
  • 8、这是一件精美的瓷器
  • 9、生命是一件精美绝伦的瓷器,奋斗就是熊熊燃烧的炉火。
  • 10、你有你的高招,我有我的绝招;你有你的防备,我有我的准备;你有你的瓷器活,我有我的金刚钻;你有你的阳关道,我有我的独木桥;你有你的九齿钉耙,我有我的如意金箍棒。愚人节,我就喜欢看着你被整了还傻傻地笑,中招了还觉得我说得好!愚人节快乐!
  • 11、名窑包括越州窑,景德镇窑,该窑生产彩饰和红釉瓷器,及生产碗盘的龙泉窑和磁州窑。
  • 12、一路看过去,生丝行、绸缎行、瓷器行、茶行、酒行、果品行、米行、冰糖行、药材行、铁器行等等,只看的他目不暇接。
  • 13、或命令州县将应缴租课换成绫罗、珠宝、瓷器、海味送到长安;或以运输脚力为名加征;或以粟布浸渍伤耗为由加征。
  • 14、景德镇瓷器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而成遐迩闻名的精品。
  • 15、明代瓷器丰富多彩,就一道釉瓷来说,永乐年间有鲜红、翠青,宣德年间有宝石红,弘治年间有娇黄,正德年间有孔雀丝、回青,嘉靖年间有孔雀蓝。
  • 16、不管收藏什么,邮票,唱片,初版书,瓷器,玻璃杯。
  • 17、瓷器展销会上,色泽鲜明的各种瓷器用品,十分耀眼。
  • 18、对,现代工艺技术更加精湛,瓷器往往追求精美,白璧无瑕,没有古代那种粗糙的韵味。
  • 19、每件瓷器底部,均有国家博物馆监制字样及红官窑篆章,并烙有火漆印。
  • 20、爸爸收藏了一套名贵的瓷器
瓷器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