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处士
chǔshì

处士


拼音 chǔ shì

简拼 CS

词语解释

处士[ chǔ shì ]

1.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星名。即少微星


引证解释

1.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后汉书·方术传论》:“李固、朱穆等以为处士纯盗虚名,无益於用,故其所以然也。”

唐 元稹 《中书省议举县令状》:“又云见任官及处士、散试官,并请停集。”

汪洋 《寿静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韵》:“谢公霖雨苍生望,失笑东山处士多。”

2.星名。即少微星。参见“少2微”

《晋书·天文志上》:“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处士。”


国语辞典

1.有才学而隐居不做官的人

《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今世之处士,魁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


网络解释

1.处士

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男子隐居不出仕,讨厌官场的污浊,这是德行很高的人方能做得出的选择。《史记·殷本纪》:“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汤举任以国政。”后来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英语翻译 recluse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处士造句

  • 1、昔战国之世,处士横议,列国之王至为拥彗先驱,卒有坑儒烧书之祸,今之谓矣。
  • 2、诸子百家,道论昌隆,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 3、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 4、无情并特处士上了盱眙山才发现真个是好山,山顶上楼观峥嵘,山凹里溅泉浩涌,上边有瑞盐观,东岳宫,五显祠,龟山寺,又有玻璃泉,五塔峪,八仙台,杏花园。
  • 5、锦城东北黄金地,故迹何人兴此寺?白眉长老重名公,曾识会稽山处士
  • 6、或许这一政策的良好初衷犹在,但越来越多的“南郭处士”将其作为终南捷径也是不争的事实。
  • 7、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 8、处士南阳冯亮有巧思,魏主使与河南尹甄琛、沙门统僧暹择嵩山形胜之地,立闲居寺,极岩壑土木之美。
  • 9、窃见处士平原祢衡,年二十四,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跞,初涉艺文,升堂睹奥,目所一见,辄诵之口;耳所暂闻,不忘于心。
  • 10、自古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又“性刚好斗,负气健讼”,秦腔就是这种性格的表现方式,所以,演出这种负气诉讼的戏,别的剧种很难与秦腔相比。
  • 11、志主既有相国太尉、皇亲贵戚,又有藩镇大吏、刺史太守;既有处士名流、真观洞主,又有郡君夫人、宫娥才女。
  • 12、无疑,南郭处士就是造假作假售假者的祖宗。
  • 13、大秦帝国虽然仍保留了博士官,但是,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处士横议的气象却从此消亡殆尽。
  • 14、杖屦寻春苦未迟。洛城樱笋正当时。三千界外归初到,五百年前事总知。吹玉笛,渡清伊。相逢休问姓名谁。小车处士深衣叟,曾是天津共赋诗。陆游
  • 15、处士横议对士人精神、社会变动有过积极影响,也存在弊端。
  • 16、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
  • 17、重处士、持清议”又“性刚好斗,负气健讼”,秦腔就是这种性格的表现方式,所以,演出这种负气诉讼的戏,别的剧种很难与秦腔相比。
  • 18、拈将香线匀兼细,长短编成斗样同;只合灵檀和木屑,岂宜旨酒荐琼宫,佳人撤帐腰频折,处士占星柄自空,吴俗中秋传韵事,满庭馥杜桂正临风。
  • 19、通过考试制度选拔人才,就是不根据应考者自以为是就予录用,而是要通过具体试题来检测水平究竟如何,避免南郭处士招摇撞骗,滥竽充数,贻误众生。
  • 20、其诗中最为突出的是他与山人往来,和处士交往的隐逸之乐和自由孤寂之趣。
处士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