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太平
tàipíng

太平



词语解释

太平[ tài píng ]

1.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苏轼《教战守》

peace and tranquility;


引证解释

1.谓时世安宁和平

《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寧。”

《史记·秦始皇本纪》:“黔首脩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唐 温庭筠 《长安春晚》诗之二:“四方无事太平年,万象鲜明禁火前。”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有一天,沟不臭,水又清,国泰民安享太平。”

2.泛指平静无事

《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店主人见张客无事,偶语及此房内曾有妇人縊死,往往作怪,今番却太平了。”

巴金 《家》三九:“带着那么多银元,路上很不方便。幸而最近这一路还太平。”

3.谓高低、胜负

《秦併六国平话》卷中:“周霸不赶,在阵上高叫:‘秦将愿出阵分过太平。’”

《七国春秋平话》卷上:“若有良将,愿求出阵,定个太平。”


国语辞典

1.极盛之世。也作“泰平”

《史记·卷二·夏本纪》:“天下于是太平治。”

《文选·王康琚·反招隐诗》:“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昔在太平时,亦有巢居子。”

泰平 承平 升平 升平 平安 宁靖 安定

乱世

2.安宁、平安无事。也作“泰平”

《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娇鸾百年长恨》:“店主人见张客无事,偶话及此房内曾有妇人缢死,往往作怪,今番却太平了。”

3.南北朝梁敬帝的年号(西元556~557)​


网络解释

1.太平 (汉语词语)

太平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 tài píng,指社会安定;泛指平静无事。出自《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宁。”《史记·秦始皇本纪》:“黔首脩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且说鲁相国季斯安享太平,忘其所自,侈乐之志,已伏胸中。”。


英语翻译 place name, peace and security

法语翻译 taiping

德语翻译 heil (Adj)​, unverletzt (Adj)​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太平造句

  • 1、这几年来兵连祸结,好不容易大家能过太平日子,可千万别再起战端了。
  • 2、现在世局虽然混乱,但是物极必反,总有一天会天下太平的。
  • 3、天下太平,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 4、我们主张把问题摆到桌面上寻求解决的办法,不要搞假象来粉饰太平
  • 5、在人剥削人的旧社会“,海不扬波”只不过是粉饰太平的谎言。
  • 6、太平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攻下临安、余杭等地。
  • 7、我们一定要彻底杜绝这种粉饰太平,指鹿为马的弄虚作假的恶劣风气。
  • 8、太平洋看来比别的海洋更加荒凉,更加烟波浩渺。
  • 9、日本军国主义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势偷袭了珍珠港,引发了太平洋战争。
  • 10、一边是温柔肉乡,富贵荣华,太平安乐,一边是风餐露宿,舍身为国,九死一生。
  • 11、风云突变,日本军国主义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了。
  • 12、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此起彼落,大大地动摇了封建统治。
  • 13、当今天下太平,国家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 14、归马放牛,天下太平,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 15、洪秀全树起太平天国大旗后,天下一呼百应,汇成了声势浩大的起义洪流。
  • 16、太平洋上的小岛大溪地,有世外桃源之称!
  • 17、太平道张角得南华仙人所赠太平要术,修炼仙术,呼风唤雨,见朝纲混乱,灵帝昏庸,百姓困苦,随即以施送符水治病为名,广收教众。
  • 18、殖民主义者大肆杀戮太平洋各个岛屿上的土人。
  • 19、短短的团聚之后,他告别亲人和祖国,飞向太平洋彼岸参加那风云际会的世界大赛。
  • 20、大梁南侵,对着长江天堑却是束手无策,一路还算太平
太平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