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饽饽

饽饽


拼音 bō bō
注音 ㄅㄛ ㄅㄛ

简拼 BB


词语解释

饽饽[ bō bō ]

1.〈方〉:糕点或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

玉米饽饽。

bun; cake;

2.〈方〉:馒头

pasery;


引证解释

1.方言。面饼、饺子、馒头之类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元旦》:“是日,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麪作角而食之,谓之煮餑餑,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錁及宝石等藏之餑餑中,以卜顺利。”

《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説话间,姨奶奶吃完餑餑。”

曹禺 《日出》第三幕:“外面叫卖的声音:(寂寞地)硬面饽饽!硬面饽饽!”


国语辞典

1.北平方言。指糕点或馒头一类的食品

《红楼梦·第七一回》:“我也不饿了,才吃了几个饽饽,请你奶奶自吃罢。”

《程乙本红楼梦·第七五回》:“月饼是新来的一个饽饽厨子,我试了试,果然好,才敢做了孝敬来的。”

馒头


网络解释

1.饽饽

"饽饽"是满族人对多种面食的统称。饽饽是满语词汇,至今仍为满族人民所袭用。饽饽的原料为糜子、粘谷和粘高粱。是满族人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也是满族人民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糜子加工去皮后俗称大黄米。粘谷加工去皮,称为小黄米。粘高粱加工去皮叫粘高粱米,这三种米经碾磨加工,粉碎成 “面状”,然后才能制成各种饽饽

满族是渔猎民族,长期在野外捕猎和征战,携带黏食类饽饽,既省事又抗饿,慢慢地养成了在居家日常饮食中也吃饽饽的习俗,并且在婚丧礼俗以及祭祀祖先和敬神时也多用各种饽饽。随着满族人入主中原,也将这一习俗带入关内,成为北京一带的各种小吃,如“萨其马”、“驴打滚”等已成为有名的小吃。清中期后,各大城市都有饽饽铺子,做各种饽饽,较出名的有“大八件”、“小八件”等。

在湘赣边,赣语系方言地区“饽饽”是鸡蛋的方言叫法。


英语翻译 bun; cake; pasery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饽饽造句

  • 1、她们红颜尚在时,定然是长老们的香饽饽儿,一旦年老色衰,便沦为榨干汁水的甘蔗渣子。
  • 2、我给他安排了两道菜,贴饽饽熬小鱼和炒虾仁,配上几样小吃,蘸小糖墩儿、烤山芋、煮玉米,再加上小米绿豆稀饭、香菜葱丝拌榨菜丝。
  • 3、一二三四五,上班五天苦;周末两天至,祝你喜滋滋;朋友常联系,祝你事事喜;一个电话拨,祝你香饽饽;一条短信发,祝你神焕发!
  • 4、俊男靓女的组合现今已经不再是夺得收视率的香饽饽了。
  • 5、按道理这是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香饽饽,谁不知道中央军校教导总队,那是委员长的御林军,嫡系中的嫡系,这飞黄腾踏还不指日可待。
  • 6、在和面、戗面、醒面的几个工序后,经过师傅的巧手揉、团、揪、整,一个大枣饽饽就做成了。
  • 7、开始是在有轨电车上卖票,后来开烟馆,最后又干起了本行,在南市买了个门脸儿经营回民小吃,主要卖糖火烧、墩饽饽、汤圆、杏仁茶、秫米饭、八宝粥等。
  • 8、其次,掌握熟练的技术的“高级蓝领”,如刨工、车工、油漆工、高级钳工、模具师傅等都是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
  • 9、胶东饽饽属于胶东的特色产品,纯手工揉搓、口感好、花色多,营养足。
  • 10、地方官员如此睁只眼闭只眼,盖因为,在许多地方,房地产税已成为地方第一大税源,是最大的香饽饽
  • 11、在机械和面、戗面、醒面的几个工序后,经过饽饽师傅的巧手揉、团、揪、整,十几秒的工夫,一个大枣饽饽就做成了。
  • 12、先天魔体,奇货可居!凭借着过人的资质,一无所有的向天问猛然间变成了香饽饽
  • 13、现在转业退伍军人找工作不容易。政府要成立高级别的退伍转业军人就业辅导机构。许多退转军人可进入大学学习管理,他们基本素质不错,毕业后肯定成为香饽饽
  • 14、曾是天茂集团“弃子”的国华人寿,如今却变成了上市公司的“香饽饽”。
  • 15、作为“香饽饽”的女教师看不上男教师,公务员嫌弃自己挣得少,和做生意的又谈不来。
  • 16、老北京人管点心不叫点心,称为“饽饽”,自然,卖点心的店铺也就叫饽饽铺。崔岱远
  • 17、婆婆和嬷嬷,来到山坡坡,婆婆默默采蘑菇,嬷嬷默默拔萝卜。婆婆拿了一个破簸箕,嬷嬷带了一个薄笸箩,婆婆采了半簸箕小蘑菇,嬷嬷拔了一笸箩大萝卜。婆婆采了蘑菇换饽饽,嬷嬷卖了。
  • 18、妈妈将孩子们带回家的榆枝上的榆钱儿撸下来,用水洗净,掺在棒子面中贴饽饽
  • 19、蓟县特有的传统风味宫廷食品,原名叫“子饽饽”,因其形状像算盘子,故名“子火烧”。
  • 20、如今林正南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体育圈里的当红炸子鸡,这样一个香饽饽还是一片还未被开垦的处女地,能不吸引人吗?“对了!”。
饽饽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