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法曲

法曲


拼音 fǎ qū

简拼 FQ

词语解释

法曲[ fǎ qū ]

1.一种古代乐曲。东晋南北朝称作法乐。因其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原为含有外来音乐成分的西域各族音乐,后与汉族的清商乐结合,并逐渐成为隋朝的法曲。其乐器有铙钹、钟、磬、幢箫、琵琶。至唐朝又搀杂道曲而发展至极盛阶段。著名的曲子有《赤白桃李花》、《霓裳羽衣》等


引证解释

1.一种古代乐曲。 东晋 南北朝 称作法乐。因其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原为含有外来音乐成分的西域各族音乐,后与 汉族 的清商乐结合,并逐渐成为 隋 朝的法曲。其乐器有铙钹、钟、磬、幢箫、琵琶。至 唐 朝又搀杂道曲而发展至极盛阶段。著名的曲子有《赤白桃李花》、《霓裳羽衣》等。参见《新唐书·礼乐志十二》

唐 白居易 《江南遇天宝乐叟》诗:“能弹琵琶和法曲,多在华清随至尊。”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好凭一枕游仙梦,暗授千秋法曲音。”

吴梅 《读吴梅村<秣陵春>乐府》诗:“法曲凄凉谁按拍,不堪流涕説兴衰。”


国语辞典

1.佛教或道教法会时所奏的乐曲。最早见于东晋的《法显传》。原为西域各族民乐,传入中国与清商乐结合,形成隋代的法曲

《新唐书·卷二二·礼乐志十二》:“初,隋有法曲,其音清而近雅。”

2.唐玄宗设梨园法部,所奏乐曲,称为“法曲”

清·汪兆镛〈忆旧游·隐林梢半角〉词:“留连,感古今,问法曲南薰,遗响谁传?”


网络解释

1.法曲

法曲法曲是歌舞大曲中的一部分,也是隋唐宫廷燕乐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至隋称为法曲。主要特点是在它的曲调和所用乐器方面,接近汉族的清乐系统,比较优雅一些,因此也称为清雅大曲。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法曲造句

  • 1、在明山县暗访时,他发现这里已成为官匪相通、官昏法曲、官报私仇、官官相护、民不堪命、民不聊生、民生凋敝、民怨沸腾的混浊社会。
  • 2、唐燕乐法曲,有铜钹相和之乐。
  • 3、捧着一卷又一卷羊皮法曲,靠在樱花树下,学习那些古老而又生僻的幻术;夜晚,静静的坐在空旷的宫殿上,眼神中透着意思神秘感,露出洁白的牙齿,嘴角微微上扬,笑了……
  • 4、但法曲凡三叠,望江南止两叠尔。
  • 5、贫弱虽陷法,曲文以出之。
法曲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