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痈疽
yōng

痈疽


拼音 yōng jū
注音 ㄩㄥ ㄐㄨ

简拼 YJ
五笔 UEUE

词语解释

痈疽[ yōng jū ]

1.毒疮,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细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炎。病原菌为葡萄球菌

ulcer; carbuncle;


引证解释

1.毒疮名

汉 桓宽 《盐铁论·申韩》:“若痈疽之相泞,色淫之相连,一节动而百枝摇。”

《急就篇》卷四:“痈疽瘛瘲痿痹痮。”

颜师古 注:“痈之言壅也,气壅否结,里肿而溃也。痈之久者曰疽。”

宋 叶适 《故赠右諫议大夫龚公谥节肃议》:“方谗人尚炽,邪正未分,如痈疽隐起於其身,不决溃之不止。”

《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文帝偶然生下个痈疽,脓血迸流,疼痛难忍。”

清 陈睿思 《阅<三朝要典>》诗:“譬如痈疽生腹心,毒气烁体亡身命。”

2.比喻祸患;毛病

《旧唐书·方伎传·孙思邈》:“山崩土陷,天地之痈疽也。”

鲁迅 《南腔北调集·我们不再受骗了》:“我们的痈疽是它们的宝贝,那么,它们的敌人,当然是我们的朋友。”


国语辞典

1.常见的毒疮。多由于血液运行不良,毒质淤积而生。大而浅的为痈,深的为疽,多长在脖子、背部或臀部等地方。也作“雍雎”

《淮南子·人间》:“夫积爱成福,积怨成祸,若痈疽之必溃也。”


网络解释

1.痈疽 科普中国

痈疽,发生于体表、四肢、内脏的急性化脓性疾患,是一种毒疮。痈发于肌肉,红肿高大,多属于阳症,疽发于骨之上,平塌色暗,多属于阴症。痈疽证见局部肿胀、焮热、疼痛及成脓等。现代医学解释其为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细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炎,病原菌为葡萄球菌。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痈疽造句

  • 1、主治产后血晕、黄疸、黄汗、吐血、衄血、大a便下血、痈疽疮肿,又可解鱼肉菜毒。
  • 2、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身热下痢,湿热黄疸;外科痈疽疔毒,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 3、临床常用以治疗中风、痰厥、跌打损伤,痈疽肿毒等症,近代用以治疗心绞痛,取得了良好疗效。
  • 4、献帝兴平元年,益州牧刘焉痈疽发背,卒。
  • 5、中医对糖尿病皮肤搔痒症主要从虚、风、湿热论治,对并发疖肿、痈疽则以清热解毒、扶正托毒治之。
  • 6、何首乌茎部,治失眠症,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可入药,C级。
  • 7、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 8、治肺热咳嗽,小便不利,淋病,尿血,痈疽肿毒。
  • 9、主治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血瘀经闭,痛经,积聚,心腹暴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恶疮,喉痹,口疮,牙疳。
  • 10、将老丝瓜烧灰存性服,可去风化痰,冰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治大小便带血、痔漏、崩中、黄积、疝痛卵肿、血气作痛、痈疽疮肿、虫牙、痘疹胎毒。
  • 11、风、湿热论治,对并发疖肿、痈疽则以清热解毒、扶正托毒治之。
  • 12、衄血;或热甚发斑,身热下痢,湿热黄疸;外科痈疽疔毒,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 13、黄疸、黄汗、吐血、衄血、大a便下血、痈疽疮肿,又可解鱼肉菜毒。
  • 14、痰厥、跌打损伤,痈疽肿毒等症,近代用以治疗心绞痛,取得了良好疗效。
  • 15、痈疽久不穿头,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 16、大约古人痈疽各方,无出其右了。
  • 17、俭皆贪残放滥,取受狼籍,元元无聊,呼嗟充野,焉到便收摄行法,以示万姓,勿令漏露,使痈疽决溃,为国生梗。
  • 18、用于热毒郁结所致的咽喉肿痛、腐烂,及痈疽疔毒等证,常作为清热解毒的要药。
  • 19、或谓孔子于卫主痈疽,于齐主侍人瘠环,有诸乎?
  • 20、痈疽肿毒,瘰疬,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疠风。
痈疽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