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姓氏
xìngshì

姓氏


拼音 xìng shì

简拼 XS
五笔 VTQA

词语解释

姓氏[ xìng shì ]

1.姓和氏。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秦汉以后,姓氏合一,通称姓或兼称姓氏

surname;


引证解释

1.姓和氏。姓、氏本有分别,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 秦 汉 以后,姓、氏不合一,通称姓,或兼称姓氏

《通志·氏族略序》:“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

宋 洪迈 《容斋三笔·汉人希姓》:“两《汉书》所载人姓氏,有后世不著见者甚多,漫纪于此,以助氏族书之遗脱。”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氏族》:“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

2.指姓名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七章:“调皮骡子砍了几个木橛,刮了一刮,用歪歪斜斜的字迹记下了他们的姓氏,插在他们的墓前。”


国语辞典

1.表明个人所出之家族的符号,多以远祖食邑的地名表明之。姓本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其后社会渐以男子为主体,故姓亦改从男系,氏则有时反为表女子家族之用。姓氏合称,仍指姓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唯英才特达,则炳曜垂文,腾其姓氏,悬诸日月焉。”


网络解释

1.姓氏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注“贵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如智姓),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英语翻译 family name

法语翻译 nom de famille

德语翻译 Familienname (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相关谜语

谜面:奇怪奇怪真奇怪,出个谜语叫你猜,一家至少有一个,全国一共才几百。(打一传统文化)
谜底:姓氏
解析:“城门”形容嘴唇,“白菜”形容牙齿。

姓氏造句

  • 1、在她改用了他的姓氏以后,反而第一次激起他的仇恨心理,这真是哭笑不得的残酷事。
  • 2、首创者是巴斯德,并以其姓氏命名。
  • 3、中国人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氏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 4、姓氏填写形式,采用中文字为基准,拼音和英文将提示错误,支持单姓和复姓的自动识别。
  • 5、自古就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古代有姓氏聚居习惯,家规一般就是这个族群制定的行为准则。
  • 6、老师请我按姓氏笔画编造班级名册。
  • 7、代表们的名单是按姓氏笔画的顺序排列的。
  • 8、据厦门市博物馆原馆长、厦门市姓氏源流研究会顾问龚洁说,目前收集到的厦门本地家谱中,年代最早的是唐末宋初,如黄氏家谱和王氏家谱。
  • 9、他儿子叶延接了班,叶延饱读诗书,颇知礼仪,用祖父的名字作了王族姓氏,并立国号为“吐谷浑”。
  • 10、旧中国男性姓氏是家族传宗接代的标志,女性出嫁前大多没有正式名字,出嫁后随夫姓,子女则随父姓。
  • 11、按照当时的惯例,中方只把他的姓氏告诉了我们,没有告诉他的职衔或部门,也没有提供他的名片。
  • 12、清河不但是天下张姓的起源地,汉唐之间,还是张、崔、房、傅、贝等姓氏出名的郡望。
  • 13、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只应容止一人而生的悲伤,逐渐转化为一种更广泛的苍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 14、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满族姓氏出现了大量改用汉姓的变化,有的以满姓字头音译为汉姓,高佳氏就改为高氏。
  • 15、你只要瞥一眼好莱坞的电影明星,就不难发现在美国这个大熔炉里有许多来自不同种族的多音节姓氏
  • 16、您给了我名字,也给了姓氏;您给了我粗犷,也给了细腻;您给了我思想,也给了睿智;您给我的生命打上了印迹,我不会忘记。父亲节快到了,说声爱您!
  • 17、哎呀,许许多多阔老都会抓住这种机会,来获得这么个姓氏
  • 18、同样来自朝阳科技大学的林俐妡发现自己的姓氏也在姓氏展板上,特别开心地让同行的朋友帮忙合影留念。
  • 19、虽然这个村子不大,可姓氏不一,张王李赵马牛刘陈,几十户人家十几个姓氏
  • 20、欧阳本是复姓,在中国姓氏里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而欧就是它其中的一个分支,由来。
姓氏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