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积水
shuǐ

积水


拼音 jī shuǐ

简拼 JS
五笔 TKII

词语解释

积水[ jī shuǐ ]

1.指由于堵塞或未能排除而积聚的水

ponding;

2.空腔器官内积聚液体而膨胀

hydrops;


引证解释

1.聚水

《荀子·儒效》:“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包天笑 《钏影楼回忆录续编》附录《一九四九年日记·四月十三日》:“天雨,昨夜有雷声,今日路上积水,沟渠皆盈。”

2.指积聚的水

《淮南子·兵略训》:“是故善用兵者,势如决积水於千仞之隄,若转员石於万丈之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地既滓浊,法应沉厚,凿土得泉,乃浮水上,积水之下,復有何物?”

宋 赵师侠 《小重山·农人以夜雨昼晴为夜春》词:“积水满春塍,緑波翻鬱鬱,露秧针。”

金 元好问 《山居杂诗》之六:“陂长留积水,川阔尽斜阳。”

3.指江海、湖泊或池沼

南朝 宋孝武帝 《登作乐山》诗:“屯烟扰风穴,积水溺云根;汉潦吐新波,楚山带旧苑。”

唐 杜甫 《别蔡十四著作》诗:“积水驾三峡,浮龙傍长津。”

唐 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何老庵》:“菴后有积水,曰豢龙池,相传何老扰龙处。”


国语辞典

1.聚水

《荀子·儒效》:“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2.聚集而不流动的水

《三国演义·第五〇回》:“前面山僻路小,因早晨下雨,坑堑内积水不流,泥陷马蹄,不能前进。”

3.大海

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网络解释

1.积水

积水,出自《荀子·儒效》,意为“聚水”。


英语翻译 to collect water; to be covered with water; ponding; accumulated water; to pond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积水造句

  • 1、雨更大了,房顶上,街上溅起一层白蒙蒙的雨雾,宛如缥缈的素纱。酷热时不知躲到哪里去的风,这时也一阵一阵地猛刮起来。“素纱”袅袅地飘去,雨点斜打在街面的积水上,激起朵朵水花。我看着这一切,觉得怪有意思。
  • 2、老屋门前的地面地势低洼,很容易积水
  • 3、天阶夜色凉如水,窗内红烛摇曳,窗外细雨横斜,积水顺着屋檐悄然滴落,在地面晕开一圈涟漪,似叹息似挽留。我熄了烛火,推开吱呀的窗,抱着膝盖坐在床沿,凝视窗外飘飞的雨丝。
  • 4、积水成河;积石成山;任何是都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一种良好的工作与生活习惯有助你成功。
  •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6、雨落在积水较多的地方,溅起层层涟漪,天空与植物在水中的影子,也被拨散开来,雨声变成了滴滴答答,滴滴答答令人心旷神怡,仿佛身临水中仙境。
  • 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8、冬雨是无情的,雨水迅速打湿了大地,洼地的积水吹着气泡,仿佛大地在哭泣。
  • 9、不过积水成河,积沙成塔,还是要持之以恒,不然的话,估计自己的辛苦都要白白浪费的。
  • 10、农民叔叔正抓紧排除田间积水,补种庄稼。
  • 1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12、冬雨是无情的,雨水迅速打湿了大地,洼地的积水吹着气泡,仿佛大地在哭泣,路旁的梧桐树显得那样的无助,呼啸的北风夹带着雨水,狠狠地痛击所剩无几的黄叶,泛着微黄的小草,还未调谢的花朵,都挂着晶莹的泪珠,仿佛是在诉说着命运的不幸。
  • 13、在平水镇种粮大户祝建宁的田头,他正忙着开沟排水,避免因“倒春寒”致使积水成冰,冻伤春花作物根系。
  • 14、请问石莲花怎么养?花魁小护士答:石莲花的养护简单,石莲花喜欢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耐半阴,怕积水,忌烈日。
  • 15、临床常用于肾炎、肝硬化所引起的水肿,以及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
  • 16、结果38例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输尿管癌,本病主要症状有肉眼血尿、腰痛、病变侧肾积水等。
  • 17、比例不符的头围可能表示脑积水或小头畸形。
  • 18、记者想进屋看看情况,可刚走到厕所门口,就被满地的积水挡住了去路,但依然能听到厕所里传出的“劈哩啪啦”流水声。
  • 19、这种病在最初时没有临床表现,但时间长了,会出现肾盂炎、肾结石、肾积水等症状。
  • 20、另外,高雄市盐埕区、鼓山区昨清晨也传出积水,受灾最严重的新兴街水深达半个轮胎高,积水处还看见鱼游来游去。
积水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