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砗磲
chē

砗磲


拼音 chē qú

港台 硨磲貝
简拼 CQ

词语解释

砗磲[ chē qú ]

1.印度洋和太平洋珊瑚礁上的一种蛤,有时重250千克以上,肉可食

tridacna;


引证解释

1.次于玉的美石

《广雅·释地》:“蜀石、碝、玫、硨磲……石之次玉。”

2.软体动物,栖息热带海洋中。肉可食用。壳大而厚,略呈三角形,长可达一米,可制器皿及装饰品

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砗磲》:“南海有蚌属曰硨磲,形如大蚶,盈三尺许,亦有盈一尺以下者,惟其大者为贵。”

3.指其介壳。古称七宝之一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魏武帝以玛瑙石为马勒,硨磲为酒椀。”

明 屠隆 《昙花记·西游净土》:“嵌珊瑚硨磲玛瑙,光射月轮孤。”

清 朱彝尊 《赠许容》诗:“吾生好奇颇嗜此,硨磲犀象罗笥中。”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八回:“这洋枪队过完之后,还有一个押队官,戴着硨磲顶子,骑着马。”

4.特指酒杯

明 屠隆 《綵毫记·展武相逢》:“斩头颅报怨都城,把硨磲使酒侯家。”


国语辞典

1.动物名。一种蛤类。软体动物砗磲贝科。世界最大的二枚贝,长者可达一公尺,厚达二十五公分,壳表有五个粗褶,生活于热带海底。肉色白如玉,可食,壳可作装饰品


网络解释

1.砗磲 (双壳纲砗磲科动物通称)

砗磲(学名:Tridacnidae spp.):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的海洋动物。共有1科2属9种,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王”,最大体长可达1米以上,重量达到300千克以上。壳质厚重,壳缘如齿,两壳大小相当,内壳洁白光润,白皙如玉。外韧带,通常有一个大的足丝孔。铰合部有一个主齿和 1~2 个后侧齿。外套痕完整,前闭壳肌消失,后闭壳肌近中央。

全部为热带种,通常以足丝附着在珊瑚礁上生活。为双壳类中个体最大的贝类,其中大砗磲(Tridacna gigas)壳长可达 1 米。砗磲外套膜内有大量的虫黄藻,借助膜内玻璃体聚光,使虫黄藻大量繁殖而作为自身养分,二者形成互利共生的特殊关系。

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中国共有 6 种,分布于台湾和南海各岛礁。

2.砗磲 (汉语词汇)

砗磲(chē qú)指1、次于玉的美石。2、软体动物。3、指其介壳。4、特指酒杯。


英语翻译 giant clam (Tridacna derasa)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砗磲造句

  • 1、七宝者,是为金、银、琉璃、玻、砗磲、赤珠、玛瑙,如是七宝。
  • 2、砗磲肉可食,大贝壳可用作贮水器或贝雕原料。
  • 3、百鬼夜哭,虚空幻象,顿时支离破碎,现出一条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铺垫而成的光华圣路,接连天地。
  • 4、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
  • 5、对来自西沙群岛的双壳类鳞砗磲壳体沿着其生长纹取样并系统地作了锶同位素的分析,得出了该生物壳体的锶同位素生长变化曲线。
  • 6、在古代“砗磲”二字写作“车渠”,车渠一名始于汉代,因外壳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状的沟槽,其状如古代车辙,故称车渠。
  • 7、竟然是一只灰白色,城门大,状若饺子的砗磲
  • 8、现在我已经长大了,不再做儿时那种荒谬的事情了。但是砗磲还在,我仍常常想起那个大砗磲和那颗还未得到的珍珠,默默希望砗磲能够长出珍珠来。因为它们是我童年最珍贵的回忆
  • 9、贝壳馆里陈列着三百多种贝类,其中最着名的四大贝类有鹦鹉螺、唐冠螺、砗磲、宝冠螺。它们每个后面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 10、原来这个大贝壳叫砗磲,据说这个砗磲是目前寿命最长的贝壳,1934年从中取出的大珍珠值408万美元,现已归为无价之宝。
  • 11、车渠,也叫砗磲,是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类大型海产双壳类。
  • 12、比如,一辆汽车大小的砗磲,还有据说出自其他世界某个巫师之手的巫术玩偶。
  • 13、但是,那双看似冷漠的眼中却滑过一丝犹豫,他自诩为砗磲国的君子,而今,却要做这鼠窃狗偷的行为,实在……
  • 14、此礁周围主要出产砗磲
  • 15、玛瑙色中,出砗磲光。
  • 16、高僧都有手持砗磲制成的佛珠。
  • 17、突起的鳞片是鳞砗磲的标记。
  • 18、我潜水马尔代夫,缓缓观览身下银滩:海参蠕动肥胖身躯慢慢前行,砗磲微张庞大双壳轻抿海藻,章鱼轻挺玲珑软体悠悠倒踱,沙蚕泥洞探头暗窥四方
  • 19、这种单胞藻可在砗磲体内循环,并可进行光合作用,供砗磲丰富的营养。
  • 20、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砗磲科动物的统称。
砗磲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