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啼妆
zhuāng

啼妆


拼音 tí zhuāng

简拼 TZ

词语解释

啼妆[ tí zhuāng ]

1.见“啼妆”


引证解释

1.见“啼粧”。亦作“啼糚”。亦作“啼妆”

2.东汉 时,妇女以粉薄拭目下,有似啼痕,故名

《后汉书·五行志一》:“啼糚者,薄拭目下若啼处……始自大将军梁冀家所为,京都歙然,诸夏皆放效。”

宋 欧阳修 《长相思》词:“爱著鹅黄金缕衣,啼粧更为谁?”

鲁迅 《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西汉末年,女人的‘堕马髻’、‘愁眉啼妆’,也说是亡国之兆。”

3.借指美人的泪痕。一本作“粧”

前蜀 韦庄 《闺怨》诗:“啼粧晓不乾,素面凝香雪。”

清 吴伟业 《圆圆曲》:“蜡炬迎来在战场,啼糚满面残红印。”


网络解释

1.啼妆

古代妇女的一种妆式,流行于东汉。薄施脂粉于眼角下,视若啼痕,故名。亦作“嗁妆”、“嗁壮”等。《后汉书·五行志一》:“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啼妆造句

  • 1、绝美妖娆的容颜,窈窕剔透的身姿,愁眉啼妆的哀婉,这个女人在出场的一瞬间便震住了这个想与之一争高下的东海警花。
  • 2、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白居易
  • 3、兰魅娇颜惨白,仿佛化了愁眉啼妆,令人感觉楚楚可怜。
  • 4、啼妆者,薄饰目下,若啼处。
  • 5、最有意思的是汉桓帝时,在京都妇女中流行着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要步、龋齿笑等习俗。
  • 6、站在花季的交汇路口踮起脚尖,展望风尘弥漫的未来,似有一片花海;蓦然回首旧日时光,梦啼妆泪红阑干,不复返的岁月矜持着向上的姿态。
  • 7、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之咏,梦啼妆泪红阑干之吟,良有以也,若留恋温香,全偎软玉,鸟交屣错,珥坠钗横。
  • 8、青年才俊王重阳,愁眉啼妆李师师。
  • 9、愁眉、啼妆、堕马髻等妆束,据说就产生在那个时候。
  • 10、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
  • 11、孙寿长得很美而且善于作媚态,能作愁眉、啼妆、堕马臀、折腰步、龋齿笑,极为迷人。
  • 12、堕髻啼妆孙寿醉,泥秦宫。
  • 13、山风凝笑脸,朝露泫啼妆
  • 14、又太真偏梳朵子,作啼妆
  • 15、插翡翠钗子作日妆,又令梳翻荷鬓,作啼妆,坐愁髻,作红妆。
  • 16、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 17、蓦然回首旧日时光,梦啼妆泪红阑干,不复返的岁月矜持着向上的姿态。
  • 18、深花枝。浅花枝。深浅花枝相并时。花枝难似伊。玉如肌。柳如眉。爱着鹅黄金缕衣。啼妆更为谁。欧阳修
  • 19、薄命不逢何至此,满眼啼妆龋齿。
  • 20、啼妆者,薄拭目下若啼处。
啼妆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