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板筑
bǎnzhù

板筑


拼音 bǎn zhù

简拼 BZ

词语解释

板筑[ bǎn zhù ]

1.同‘版筑’


引证解释

1.筑墙用具。板,夹板;筑,杵。筑墙时,以两板相夹,填土于其中,用杵捣实

《管子·度地》:“以冬无事之时,笼臿板筑各什六。”

尹知章 注:“谓什人共贮六具。”

《史记·黥布列传》:“项王伐齐,身负板筑,以为士卒先。”

裴駰 集解引 李奇 曰:“板,墙板也。筑,杵也。”

2.泛指土木建筑

汉 刘向 《说苑·建本》:“毋淫宫室,以妨人宅;板筑以时,毋夺农功。”

《魏书·郭祚传》:“时詔营明堂国学,祚奏曰:‘……边郊多垒,烽驛未息,不可於师旅之际,兴板筑之功。’”

3.指筑城或筑墙

《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崇韜(郭崇韜)筑新城凡六日,王彦章闻之,将兵数万人驰至……时板筑仅毕,城犹卑下。”

宋 梅尧臣 《建德新墙诗》:“山廨不营堵,筠篁为密篱……鸡騖恣穿逸,牛羊来践窥。我议欲板筑,羣走皆不怡。”

清 戴名世 《唐允隆传》:“上官下教居人於湖滨,筑楼守望,工程严迫,费且不貲,人皆避去。允隆独慨然任之,不费官币及民钱,刻日而板筑就。”

4.代指墙或城墙

宋 梅尧臣 《观水》诗:“秋水漫长堤,郊原上下迷。孤城闭板筑,高树见巢栖。”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太祖﹞大笑曰:‘从何取土?’丞昭云:‘纫布囊括其口,投上流以塞之,不设板筑可成巨防。’”

5.相传 商 傅说 筑于 傅岩,武丁 举以为相。事见《孟子·告子下》。后因以“板筑”指地位低微的人或隐逸

清 汪懋麟 《二日同袁密山饮自远南楼》诗:“板筑故人能醉客,不须天末起乡愁。”


国语辞典

1.筑土墙时,用两版夹土,用杵把土捣结实,称为“板筑”。也作“版筑”

《文选·鲍照·芜城赋》:“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橹之勤。”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先立个标帜,候今冬农隙之时,兴工板筑。”

2.比喻地位卑贱。也作“版筑”

《文选·羊祜·让开府表》:“假令有遗德于板筑之下,有隐才于屠钓之闲,而令朝议用臣不以为非,臣处之不以为愧,所失岂不大哉。”

《文选·沈约·恩幸传论》:“屠钓卑事也,板筑贱役也。”


网络解释

1.板筑

板筑,汉语词语,

拼音:bǎn zhù,

释义:1、指筑墙用具。2、泛指土木建筑。3、指筑城或筑墙。4、代指墙或城墙。5、指地位低微的人或隐逸。


英语翻译 variant of 版築|版筑[ban3 zhu4]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板筑造句

  • 1、思所以仰宣遗烈,俯弘景祚,每结梦庖鼎,瞻言板筑,有劬日昃,无忘昧旦。
  • 2、凡木棚,因敌所逼,不及筑城垒;或因山河险势,多石少土,不任板筑,乃建木为棚,方圆高下,随事深埋,木根重复,弥缝其阙。
  • 3、坐西朝东,板筑夯层结构。
  • 4、此如传舍然,徒尔劳板筑
  • 5、敏至郡,板筑高厚皆增旧制。
  • 6、城墙全系黄土板筑,分段层夯,十分坚固。
  • 7、可以认定,该城墙是板筑夯土墙外双面包砖。
  • 8、多垒,烽驿未息,不可于师旅之际,兴板筑之功。
  • 9、而追踪秦代,板筑更兴,袭其基墟,延袤万里,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号哭动于天地。
  • 10、当时的青岛建筑大多是泥土板筑而成,且没有清洁水源供应,这也是后来伤寒病传播的原因。
  • 11、墙宽约3米,为夯土板筑
  • 12、古城城墙由夯土板筑而成。
  • 13、主墙有明显板筑和棍夯痕迹。
  • 14、城墙夯土板筑,平面略呈正方形。
  • 15、塔基座呈方形,上下两层,皆夯土板筑而成。
  • 16、城墙为夯土板筑,很坚固。
  • 17、台基为夯土板筑
  • 18、召陵故城残垣有板筑,有窝痕迹。
  • 19、遇高宗一梦间,他须不曾板筑在长安。
  • 20、不过,当时仍未出现比较先进的板筑技术。
板筑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