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活泼泼
huó

活泼泼


拼音 huó pō pō

简拼 HPP

词语解释

活泼泼[ huó pō pō ]

1.充满生机。生动自然,不呆板。犹活动,不坚定。形容人机灵


引证解释

1.充满生机

宋 葛天民 《寄杨诚斋》诗:“参禪学诗无两法,死蛇解弄活泼泼。”

明 冯梦龙 《山歌·姐儿生得》:“活泼泼箇鲤鱼弗要跌杀子了卖,要铜钱及早傍新鲜。”

叶圣陶 《搭班子》:“﹝乐水﹞说起活泼泼的春水,柔和而干净,叫人仿佛觉着堕入软美的梦里。”

2.生动自然,不呆板

宋 谢采伯 《密斋笔记》卷三:“结尾活泼泼地,把捉不得,为不可及。”

鲁迅 《二心集·<夏娃日记>小引》:“虽然不过一种小品,但仍是在天真中露出弱点,叙述里夹着讥评,形成那时的美国姑娘,而作者以为是一切女性的肖像,但脸上的笑影,却分明是有了年纪的了。幸而靠了作者的纯熟的手腕,令人一时难以看出,仍不失为活泼泼地的作品。”

3.形容人机灵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测字》:“但须测字之人,心细而灵,活泼泼地,方能静会。”

4.犹活动,不坚定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这个夸説张家小姐才能,那个夸説李家小姐标致,説的心如槁木的一位太史公,心中活泼泼起来。”


网络解释

1.活泼泼

活泼泼

huó pō pō

1.充满生机。

2.生动自然,不呆板。

3.形容人机灵。

4.犹活动,不坚定。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活泼泼造句

  • 1、当春风又暖暖吹拂,这爱的灵魂就如那些破土的种子一样,活泼泼就要发芽。有人要说春天是个恋爱的季节,在春风沉醉的夜晚,有恋歌如潮,爱意荡漾。
  • 2、那个叫蓓基的木偶人儿非常有名,大家一致称赞她的骨节特别的灵活,线一牵就活泼泼的手舞足蹈。
  • 3、那张脸颜色红朴朴的,加上那双眼睛顾盼自如,永远活泼泼的。
  • 4、私而公,公而私,非私非公,即私即公,一气流行,循环无端,活活泼泼的也。
  • 5、大雪节气到,短信送关怀。穿好保暖衣,全身热乎乎。病毒不能侵,健康一百分。戴上防寒帽,头脑活泼泼。万事问不到,聪明一百分。祝你事事顺,幸福百分百。
  • 6、小李活泼泼的眼神仿佛会说话,脆生生的嗓音透着甜伶伶俐俐。
  • 7、面对文坛艺苑中活泼泼的审美现实,尝试对文趣、艺趣、诗趣作美学阐释,只能是我们的学理选择。
  • 8、但它就那么的活泼泼鲜亮亮,是人在暗室里忽然看到光线的感觉,热切地睁不开眼。
  • 9、眼前物色,活泼泼地。
  • 10、他迎着旭日,凌越陡峭的山间小路;渡过溪涧,映着活泼泼的流水,来到水滨。
  • 11、我们,正值年少,就如这刚破土而出的小豆芽,风雨再大也应是浇不灭内在活泼泼的生命成长的渴望的。我似乎看到了远方根根挂着饱满豆荚的黄豆枝。有的豆荚已经咧开嘴朝我笑!我的确应更努力才对。
  • 12、亭亭立在根部上的四片叶子向着四个不同的方向舒展开了身躯,内心处露出的点点的乳白色,在有着漂亮的弧度的叶脉上顺延开去,显出不易察觉的横线状条纹,而那间杂地跳跃在横纹间的斑斑点点则似乎在活泼泼的微笑着,展现着生命的令人啧啧称奇的活力。
  • 13、新年到了,愿你:携一份活泼泼的心情,过一年红火火的日子,燃一个蓬勃勃的希望,展一个金灿灿的未来。祝你幸福无边,好运无限。新年快乐!
  • 14、儿时,会细致入微的收藏起各种心迹的叶子,储存于心灵的书页内,盼着留下那淡淡的绿意,清清的纯色,美丽的底蕴,时光一转,翻起的活泼泼的曾经干枯如风中飘叶。
  • 15、乳白色的时光,青灰色的时光,已泛黄的时光,就这样活泼泼又懒洋洋的满世界流淌。
  • 16、元旦到了,愿你:携一份活泼泼的心情,过一年红火火的日子,燃一个蓬勃勃的希望,展一个金灿灿的未来。祝你幸福无边,好运无限。元旦快乐!
  • 17、牛年到了,愿你:生一份活泼泼的心情,过一年红火火的日子,燃一个蓬勃勃的希望,创一个金灿灿的未来。祝你幸福无边,好运无限。牛年快乐。
  • 18、元旦到了,愿你:生一份活泼泼的心情,过一年红火火的日子,燃一个蓬勃勃的希望,创一个金灿灿的未来。祝你幸福无边,好运无限。元旦快乐。
  • 19、读青春,如观一帘飞瀑,在那无悔的奔流间体味生命成熟之初最纯美的`色质。读青春,像赴一个花仙子的约会,走进去,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走回来染一身不掺假的灵气。青春,没有大江大河冷静的深沉,不似老年人哲人般的理智,不像长篇巨着般的复杂,不会有夕阳古道的萧条,不会有晓风残月的凄凉。青春,就是那么洒洒脱脱,清清纯纯,活活泼泼
  • 20、这时,阳光会像一个孩子一样,跳入我怀中,活泼泼的。
活泼泼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