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吴语

吴语


拼音 wú yǔ
注音 ㄨˊ ㄩˇ

简拼 WY

词语解释

吴语[ wú yǔ ]

1.泛指吴地方言


引证解释

1.泛指 吴 地方言。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刘真长 始见 王丞相,时盛暑之月,丞相以腹熨弹棋局,曰:‘何乃渹?’ 刘 既出,人问见 王公 云何

刘 曰:‘未见他异,唯闻作 吴 语耳。’”

宋 梅尧臣 《乘小舟访松山法聪上人》诗:“湿衣逢梵宫,有僧善吴语。”

明 唐顺之 《答茅鹿门知县书》:“虽然惧兄且以我吴人而吴语也。”

中国民间文艺社 《<吴歌>前言》:“吴歌历史悠久,渊远流长。它是我国吴语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实践中,用集体智慧和艺术才能所创造的一份极其珍贵的口头文学遗产。”


国语辞典

1.分布于江苏南部及浙江大部分的语言。其语音特点为:入声字喉塞音韵尾取消,古浊塞音必须清化,舌面音与卷舌音要注意分辨


网络解释

1.吴语 (中国吴越地区语言文化)

吴语,又称江东话、江南话、江浙话、吴越语。周朝至今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底蕴深厚。在中国分布于今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福建北一角,使用人口九千多万。吴语是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的一支语言,中国七大方言集合之一。

现代吴语比官话具有更多古音因素,语音与《切韵》《广韵》等古代韵书高度吻合。吴语继承唐宋三十六字母框架体系,以保留全部浊音为最主要特征,声母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四类,部分地区保留尖团音分化。吴语具有仄音之一的入声韵。吴语保留平仄声律,继承中古汉语整齐四声八调,平上去入四声因声母清浊对立而各分阴阳。

吴语有数万个特有词汇和诸多特征本字,是江南人思维方式、生活情调、文化涵养、社会生产、风俗民情、语言习惯的生动体现。吴语保留较多古汉语用字用语,文化价值高。吴语语法结构和普通话差别大。吴语分为太湖、台州、金衢、上丽、瓯江、宣州六片语片,北部吴语为最大语片。

吴语扎根于吴、越故地,与吴越文化血脉相连,人文历史源远流长。“讲诵多吴语,勾提学佐书”,“诗成作吴咏,及此醉初醒”,吴语为江南本土古老语言,见证诗画江南语言文化。吴语是吴越人的母语,是吴越人“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文化属性和乡情沉淀。吴语区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经济文化核心地区,今一百余城构成以上海为首的吴语城市群和江南文化圈。吴语还是吴歌吴歈、越吟越剧、苏白评弹等传统曲艺的载体。吴语也为历代文人所吟咏,“醉里吴音相媚好”。


英语翻译 Wu dialects (spoken primarily in Shanghai and surrounding area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吴语造句

  • 1、除了这些“原味山歌”外,在吴地民歌谣基础上衍生出的五彩缤纷吴语戏曲如昆曲、苏剧、评弹、锡剧、沪剧等也在演员的精彩表演下一一亮相。
  • 2、但全浊声母清化在吴语里已不是个别现象,金华、衢州一带方言的所谓全浊声母不少也可以记作清声母。
  • 3、这些字的韵母读法十分接近浙江北部地区的吴语
  • 4、戆大是吴语方言,意思为傻瓜。
  • 5、北方话、吴语、湘语、赣语、粤语、客家话、闽南话、闽北话。
  • 6、常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常州方言属北部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
  • 7、“知有南船来,烟中闻吴语”“船客都惯唱南腔”,商船、客船南来北往,促进了南北人才交流和文化交流。
  • 8、南部吴语的语音变调现象相当繁杂。
  • 9、白乌龟其实是江南地区的吴语方言。
  • 10、铜陵方言隶属于现代吴语宣州片铜泾小片,是吴语的一个方言岛。
  • 11、南部吴语入声的演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杂乱无章”的局面呢?
  • 12、第三节讨论杭州话与“浙江官话”的形成,以及浙江省境内的吴语与徽语、闽语的关系。
  • 13、吴语杭苏,伊侬我侬,笑靥莲花卿。
  • 14、入声字喉塞尾弱化、消失,调值拉长,并入其他舒声调类,是当代南部吴语语音演变的大趋势。
  • 15、客久通吴语,春来梦故山。
  • 16、新秋折藕花,应对吴语娇。
  • 17、太湖片方言,通行吴语上海话。
  • 18、吴声是同吴语紧密相关联的。
  • 19、收服的,原始吴语也应由楚语分化。
  • 20、叶燮乃江苏吴江人,乍闻吴语,自然倍感亲切。
吴语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