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招抚
zhāo

招抚



词语解释

招抚[ zhāo fǔ ]

1.招安

招抚荒散。

(of feudal rulers) offer amnesty and enlistment to rebels;


引证解释

1.招安,使归附

《后汉书·贾琮传》:“琮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復傜役。”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惠化》:“阎伯屿为袁州时,征役烦重,袁州先已残破。伯屿专以惠化招抚,逃亡皆復。”

明 刘基 《送章三益之龙泉序》:“镇守宝定,招抚松阳、遂昌。”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舒文襄公末节》:“然川楚之役,初有欲招抚者,以致贼人蔓延日炽,反不如公之除莠务尽之善。”


国语辞典

1.招降安抚。也作“招安”

《后汉书·卷三一·贾琮传》:“琮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复傜役,诛斩渠帅为大害者。”

《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主意打定,半夜里起身,磨好了墨,立刻做了一个招抚义和团的折子,把义和团说得有声有色。”

挞伐 讨伐


网络解释

1.招抚

招抚,汉语词汇。

拼音:zhāo fǔ。

释义:招抚指招安,使归附。招抚荒散,出自中国古文。


英语翻译 to enlist enemy or rebel soldiers by offering amnesty; to bring to negotiated surrender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招抚造句

  • 1、北宋在西北沿边修建的堡寨,除了用来抵御西夏进攻和招抚沿边蕃部的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商业性质。
  • 2、再说当年,如邓芝龙、郭婆等,带这班大盗闹得那样翻江倒海,尚且网开三面,招抚他来,饶他一死。
  • 3、李得仓接受清廷招抚之后,成为地方官员,负有安抚一方百姓的责任。
  • 4、天启六年福建总兵俞咨皋和广东水师会剿,招抚了杨六,蔡三、钟六外逃,算是稍稍遏制了海寇的气焰。
  • 5、刘库仁分招抚离散,恩信甚着,奉事拓跋珪恩勤周备,不以废兴易意,常谓诸子曰:此儿有高天下之志,必能恢隆祖业,汝曹当谨遇之。
  • 6、多贴告示宣传朝廷招抚流民的优惠政策,允许流民返乡后投亲靠友,寄名亲友户籍,满三年生活安定后,再行立户纳税。
  • 7、欲招抚陇西,特使人买嘱马腾韩遂等,饵以重赏,征令入朝;马腾韩遂见前文。
  • 8、十九年,奋威将军王进宝恢复保宁,遣总兵杨洪招抚重庆,一时郡县复归版图,璧山仍附永川县。
  • 9、即使在阿瑞斯死后,诸神也实行了招抚之策,他作为凡人存在时的记忆却依然纠缠着他。
  • 10、如若接受招抚,便没有首恶和胁从的分别,臣坚不附意!
  • 11、是时,文灿招抚十三家贼,蜂屯蚁聚,中州一带,旋抚旋叛。
  • 12、赵充国创立屯田制,招抚与打击相结合的策略取得成功。
  • 13、时广西兵食并绌,率借招抚驭盗,兵贼相糅,横行无忌,疆吏不能制。
  • 14、经略张广泗至,劾元生徒事招抚,夺官逮京师,坐贻误军机论斩。
  • 15、第一,皇上优礼招抚;第二,故乡百端待举;第三,叶落终需归根。
  • 16、又招抚生番一百八社、男妇一万八百余人。
  • 17、罗陈列兵仗接见,态度傲慢,周从容喻以利害,劝罗归顺,罗见周坦率诚笃,颇为感动,愿受招抚
  • 18、并牵头成立新民厅招抚局,招安绿林豪客,按地筹饷,设立大团。
  • 19、指帝、王招抚敌对势力的谕旨。
  • 20、凤藻单艇登舰,招抚来降,终使俄海军将领率部投降,弭不测于无形。
招抚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