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拔火罐
huǒguàn

拔火罐



词语解释

拔火罐[ bá huǒ guàn ]

1.利用热力排除玻璃、瓷质或竹制火罐内空气,造成负压吸附在患部皮肤上,使局部郁血或充血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使皮下血管扩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旺盛,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止痛消肿、驱散风寒湿邪等作用


引证解释

1.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古称角法。始见于 晋 代的《肘后备急方》。其法将燃烧着的纸片等物投入罐状器具内,立即将罐覆于施治部位,火很快熄灭,罐内空气排出,形成负压,因而紧吸皮肤,隔一定时间拔去,造成局部充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多与针刺配合使用,主要用于风湿痛、腰背肌肉损劳等症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杜善人老娘们病了,叫人拔火罐,到北庙许愿。”


国语辞典

1.一种短小的烟囱,以铁或陶土制成,用时罩在火炉上,使燃烧的炭火更加旺盛

2.一种中医疗法。以竹筒、陶瓷等制成的小坛或宽口瓶作为火罐。拔罐时,将点燃的酒精棉或油纸条,直接置于火罐内片刻后,趁热将罐倒扣在皮肤上。罐内因燃烧而空气减少,产生负压,皮肤被吸,引起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以达到治疗效果。通常用于腰痛、头痛、神经痛、关节炎和哮喘等多种病症。也作“拔罐子”


网络解释

1.拔火罐 科普中国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而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盛行拔罐疗法。


英语翻译 suction cup (used in Chinese medicine to draw the blood and qi 氣|气)​, detachable suction chimney to make a stove draw

法语翻译 ventouse (médecine)​

德语翻译 schröpfen (V)​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拔火罐造句

  • 1、小病还能拔火罐,大病只等上西天。
  • 2、这些方法有针灸、草药、艾灸、食疗、拔火罐、气功等等。
  • 3、医生:非药物治疗包括针灸,按摩,拔火罐等。
  • 4、考虑到儿童不爱吃药、害怕打针的特点,中医儿科将重点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包括拔火罐儿、贴敷、中药离子导入、针灸、捏积、推拿按摩等。
  • 5、秋冬季节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很容易伤阴津,拔火罐泄法较重,易疲劳,身体吃不消。
  • 6、非药物治疗包括针灸、按摩、拔火罐等。
  • 7、目的观察半刺加拔火罐对失眠症临床疗效。
  • 8、结论半刺加拔火罐能显着改善睡眠。
  • 9、草药、艾灸、食疗、拔火罐、气功等等。
  • 10、按摩、拔火罐等。
  • 11、昨晚7时30分许,武昌路近乍浦路一浴室内发生意外,一名浴客让浴场小工为其拔火罐时,小工技艺不精将酒精打翻,使浴客前胸及后背被烧伤。
  • 12、比赛开始了,德瑞屡战屡胜,但是越到后面就越难打,最后是他和程的决赛,他被程踢伤了腿,伤得很严重,德瑞到最后还是要坚持比赛,他要求韩先生用拔火罐来治疗,韩先生答应了,大家本以为德瑞会退出比赛,没想到德瑞又再次走上了场,赢得了观众的欢呼呐喊。
  • 13、无奈之下,我的那些姑姑伯伯们只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给奶奶按摩、拔火罐,忙活了半天才各自回去。
  • 14、暑假的第一天,妈妈带我到奶奶家去玩,不知怎么的,到了晚上。妈妈的腿就特别疼,不能动弹。第二天,爸爸带妈妈去医院做针灸,拔火罐等等,连续做了十天。
  • 15、我惊讶地看着他,看着他上膏药的痕迹,看着他身上一个又一个拔火罐的红圈,心里更是一阵子酸,眼角的眼水在也憋不住。
  • 16、说着他用针扎破伤口后拔火罐,进行排毒,然后用草药敷在伤口上,还配了“五香草、白毛藤、黄叶子、滴水珠、千子花”的草药让郁大姐服用。
  • 17、不过,至少我不再对街上的所有拔火罐场所都持抵触态度了。
  • 18、这篇文章比较通顺,敬玮观察的很仔细,表达能力也很强,把第一次拔火罐的经历和感受完整地写了出来。
  • 19、医生用熟练的手法将火罐在煤上烧一下,然后迅速地轻轻摁在叔叔背上,拔火罐吸住叔叔背上的肉,慢慢的肉由白变红,再由红变紫。
  • 20、我爸爸的背宽宽的,大大的,微微发胖。背是直直的,一点也不驼。爸爸的背黑黑的,由于爸爸会定朞拔火罐,所以背上会有整齐的大红点。
拔火罐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