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胁从
xiécóng

胁从



词语解释

胁从[ xié cóng ]

1.被迫相从者;胁迫别人相从

其余胁从,罪有大小,咸各赦除。——《英烈传》

be an accomplice under duress;


引证解释

1.被迫相从者

《书·胤征》:“歼厥渠魁,胁从罔治。”

孔颖达 疏:“其被迫胁而从距王师者,皆无治责其罪。”

《三国志·魏志·郑浑传》:“虽有随者,率胁从耳。”

唐 许天正 《和陈元光平潮寇》:“落剑惟戎首,游丝繫胁从。”

《明史·李裕传》:“裕捕戮其魁,纵胁从,除其逋负,乱遂平。”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秦良玉遗事》:“良玉审其为恶者诛之,胁从皆释缚。”

陶成章 《浙案纪略》附《浙抚致军机处电》:“著严拿首要,解散胁从,以销隐患。”

2.指被迫相从

《隋书·史祥传》:“贼尔日塞两关之路,据仓阻河,百姓胁从,人亦众矣。”

唐 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况前件人等,悉是东川将吏百姓及寄住衣冠,与逆党素无管属,贼军奄至,暂被胁从。”

《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张玄稔尝戍边有功,虽胁从於贼,心尝忧愤。”

清 钱谦益 《太祖实录辨证三》:“一则涉於疑似,一则近於胁从,於罪为稍轻。”

巴人 《牛市》一:“日祥阔嘴呢,据说是胁从的,不予论罪。”

3.胁迫别人相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宫里雁﹞实止带练八百人,又胁从阿瓦缅子、木邦摆夷及掳掠男妇共三千餘人。”


国语辞典

1.被迫而相从

《书经·胤征》:“歼厥渠魁,胁从罔治。”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一时迫于胁从,岂所得已?”

首恶


网络解释

1.胁从

胁从,汉语词汇。

拼音:xié cóng,

释义:1. 被迫相从者。

2. 指被迫相从。

3. 胁迫别人相从。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胁从造句

  • 1、忽必烈采取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的善后方针,杀死李璮,处死王文统,稳定局势。
  • 2、诸司官吏虽为所胁从,涉于诖误,皆赦之。
  • 3、被胁迫行为的规定对我国胁从犯刑事责任立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4、按作用分类法的理论,胁从犯是不存在的,刑法中只有主要作用和次要作用、辅助作用的规定,一些论者关于胁从犯的“较小作用”、“作用小于从犯”、“作用最小”的观点没有刑法依据。
  • 5、紫凝完全不知道,眼前这个诚实可爱的小萝莉,竟然是楚云龙诱拐大计中的胁从犯。
  • 6、胁从营销策略是指一个人扬言做某事意图公众的注意。
  • 7、谁让她自首?胡闹,她虽然给谷向东当个技术员,那是刀压脖子干的,纯属胁从者。
  • 8、何为生?生就是不断地把濒临死亡的威胁从自己身边抛开。
  • 9、未至十里,止宿,榜示胁从者,许自首免罪,过三日以从逆论。
  • 10、胁从营销策略是增加炒作效果和悬念的好办法。
  • 11、首恶必办,胁从不问,才能争取他们中的大多数,以稳定宫中的局势。
  • 12、就死掉了,就算贾珍有责任,贾珍也顶多是个胁从犯,主犯应该是贾琏,这个事应该是贾赦他们那一房的事。
  • 13、其胁从将吏百姓等,但官军未到京城以前,去逆效顺并散归本道、本军者,并从赦例。
  • 14、于牟二犯之下属罪吏已被一体缉拿,并供明于牟为首犯,其余皆为胁从
  • 15、生就是不断地把濒临死亡的威胁从自己身边抛开。
  • 16、寡人下令,受胁从受蒙蔽者免罪,但须效忠大秦,反戈而击,诛杀逆贼嫪毐及同党。
  • 17、帝以檀道济初不预,废弑之谋,止于胁从,豫抚而用之。
  • 18、辛亥,以江、皖、鲁、豫匪扰,谕沈葆桢等分兵搜剿,解散胁从
  • 19、辅助作用的规定,一些论者关于胁从犯的“较小作用”、“作用小于从犯”、“作用最小”的观点没有刑法依据。
  • 20、‘没事,蹭破点儿皮,你不看看咱哥们儿的脑袋是什么材料做的,那门框都断成两截了,记住,首恶必办,胁从不问。
胁从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