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揭帖
jiētiě

揭帖


拼音 jiē tiě

简拼 JT
五笔 RJMH

词语解释

揭帖[ jiē tiě ]

1.古时监察部门长官揭发不法官吏的一种文书;也指旧时张帖的启事、文告(多指私人的)

notice;


引证解释

1.见“揭贴”

2.古代公文的一种

元 虞集 《京畿都漕运使善政记》:“收支之数,有所勘会,止从本司揭帖图帐申报,无烦文也。”

《金瓶梅词话》第六九回:“节级缉捕领了西门庆钧语,当日即查访出各人名姓来,打了案件,到后晌时分,来西门庆宅内,呈递揭帖。”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寧南侯左良玉有本章一道,封投通政司;这是内阁揭帖,送来过目。”

3.旧时称张贴的启事、公告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小弟做了一篇留都防乱的揭帖,公讨其罪。”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同时街头巷口发见些揭帖……一律不署姓名。”


国语辞典

1.旧时张贴的通告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出》:“小弟做了一篇留都防乱的揭帖,公讨其罪。”

2.向上司陈诉的报告书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不想安绵兵备道与闻参将不合,时值军政考察,在按院处开了款数,递了一个揭帖,诬他冒用国课,妄报功绩,侵克军粮,累赃巨万。”


网络解释

1.揭帖

揭帖是唐代以后农民起义者向公众进行宣传的一种方式。最初,农民起义者只知道口头宣传,唐以后逐渐发展到文字宣传。他们经常在街市和公共场所散发预制的宣传品,当时称为“匿名帖子”。明末农民起义军利用揭帖进行宣传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揭帖中有誊写的也有印刷的,类似传单。李自成、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每到一地都立即用揭帖宣传“免赋”、“均田”等政策,宣传严明的军纪,有时还在揭帖上公布当地豪绅地主的姓名,号召苦主对他们提出控诉,对发动农民支持起义军、参加起义队伍起了重要作用。农民起义军派往敌后的工作人员,也经常利用揭帖动摇、瓦解敌军,对敌人有很大的精神逼迫作用。这些宣传品在当时起着近似报纸的作用。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揭帖造句

  • 1、听父亲说今年六月份总督瑞麟给自己过生日就没过痛快,先是收到美国领事转交的一份署名‘除暴安良护国佑民大将军’的揭帖,帖子上把总督给臭骂了一顿。
  • 2、近闻京城内外,奸民以拳会为名,到处张贴揭帖,摇惑民心,事关交涉,深恐酿成衅端。
  • 3、全城到处张贴着反对拆繁塔、抓百姓的揭帖,墨迹未干。
  • 4、的老手段,早就叫人把所有的奏章都抄成揭帖,发往京城各路衙门,文武百官为之震动。
  • 5、揭帖为题本的抄件,内容与题本基本相同。
  • 6、制敕房舍人,掌书办制敕、诏书、诰命、册表、宝文、玉牒、讲章、碑额、题奏、揭帖等机密文书,以及各王府敕符底簿。
  • 7、陈群屡有建白:尝疏请严治匿名揭帖,无论事鉅细,非据实首告而编造歌谣诗词,匿名粘贴闾巷街衢,当下刑部依律治罪。
  • 8、揭帖者,就是张贴的启事。
  • 9、孙元起急忙接过来,一看,却是一张揭帖,上面写着:“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
  • 10、写作匿名揭帖退婚字据。
  • 11、明朝规定,臣下题奏事件除具正本外,仍须照缮副本达于所司,谓之揭帖
  • 12、御览揭帖、并办理一应公务。
  • 13、孙元起急忙接过来,一看,却是一张揭帖,上面写着:“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
  • 14、市民散布揭帖,约朞反教。
  • 15、从其形式上讲,古代的揭帖与大字报颇为相似。
  • 16、另外还收存揭帖
  • 17、事情本来可以在这里结束,因为大学土的揭帖系秘密文书,经过御览以后向例是退回本人而不公布的。
  • 18、今阁臣或有救援之举,或有密勿之谋,类具揭帖以进,虽格言正论,谠议忠谋,已类斜封密启之为,非有公听并观之正。
  • 19、申时行获知皇帝的反应,立即呈上一份揭帖,说明内阁的联名奏章虽然列上他的名字,他事先却并未与闻。
揭帖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