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碳水化合物
tànshuǐhuà

碳水化合物



港台 碳水化合物
简拼 TSHHW

词语解释

碳水化合物[ tàn shuǐ huà hé wù ]

1.一族由碳、氢和氧组成的中性化合物。包括糖、淀粉、葡萄糖、糖原、纤维素和戊聚糖,其中有一些为一切绿色植物所合成,或立即供生长用,或贮存起来供以后利用

carbohydrate;


国语辞典

1.一般用以称植物藉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其内部的水合成的物质。因该物质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所构成,且氢与氧之比例是二比一,与水的分子相似,故称为“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内的重要成分


网络解释

1.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由于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它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的三种主要的营养素中最廉价的营养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和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是人体必须的物质。

糖类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它不仅是营养物质,而且有些还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例如:肝脏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血型中的糖与免疫活性有关。此外,核酸的组成成分中也含有糖类化合物——核糖和脱氧核糖。因此,糖类化合物对医学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自然界存在最多、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的有机化合物。可用通式Cx(H<sub>2</sub>O)y来表示。有单糖、寡糖、淀粉、半纤维素、纤维素、复合多糖,以及糖的衍生物。主要由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而形成,是光合作用的初期产物。从化学结构特征来说,它是含有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的化合物或经水解转化成为多羟基醛类或酮类的化合物。例如葡萄糖,含有一个醛基、六个碳原子,叫己醛糖。果糖则含有一个酮基、六个碳原子,叫己酮糖。它与蛋白质、脂肪同为生物界三大基础物质,为生物的生长、运动、繁殖提供主要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之一。


英语翻译 carbohydrate

法语翻译 Glucide

德语翻译 Kohlenhydrat (S, Chem)​, Saccharid (S, Chem)​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碳水化合物造句

  • 1、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为腋芽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 2、碳水化合物阻滞剂,全天然,无刺激的白芸豆提取物。
  • 3、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排除或者是限制大多数的谷物、豆类、水果、面包、糖果、面食以及淀粉类蔬菜,有时是一些坚果和种子的摄入。
  • 4、碳水化合物部分由半乳糖,葡糖胺,岩藻糖和唾液酸组成。
  • 5、椰肉:直接去除椰子壳可得。椰肉中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 6、复杂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基本上是不能消化的,就象植物性食物中所找到的许多低聚糖、某些其它碳水化合物、树胶和纤维质材料一样。
  • 7、一个很有效的使用方法是食用一克蛋白质和三克碳水化合物
  • 8、岐山面是一种高碳水化合物、高饱和脂肪酸的地方特色面食。
  • 9、在精制过程中,淀粉类碳水化合物中的纤维被除去,这样你不得不吃得更多才能满足食欲。
  • 10、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通常转化为葡萄糖,它提供了细胞所需要的“燃料”。
  • 11、教师节匆匆来了,小小的短信,聊表我心,暖心小贴士送给我最敬爱的老师。热量供给要充足,碳水化合物要为主;维生素补充不可少,一日三餐巧搭配;西红柿、胡萝卜和苹果,保护嗓子没得说。教师节,愿您不再干咳。
  • 12、“替餐”,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大概代替老例饮食的东西,它们可以大概快速又便捷地为人体提供大量高蛋白、碳水化合物以及别的紧张营养素。
  • 13、让这餐吃得清淡,但要确保得到夜间的碳水化合物、维他命及纤维质供应,这有助消化并减轻体重。
  • 14、结果表明:五华、梅县烟叶特点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含氮化合物含量相对较低,与其良好的光热条件有关。
  • 15、蕉岭烟叶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烟碱含量高,与其降雨量大,气温高有关。
  • 16、抗原决定簇为不含涎酸的碳水化合物
  • 17、复合性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苏打饼干也能改善情绪。
  • 18、结缔组织的胚胎起源是中胚层,主要由细胞、三种蛋白质纤维及大量不定形碳水化合物基质构成。
  • 19、有了一个愉快的热带水果风味,富有乐趣,动物形咀嚼片食物含有高活性的酶,有助于消化和解放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 20、首先,馋嘴的女生们要注意了,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严格的要求自己哦,要戒掉以前最喜欢的甜食、川辣子、碳水化合物等等。
碳水化合物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