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人参果
rénshēnguǒ

人参果



简拼 RSG

词语解释

人参果[ rén shēn guǒ ]

1.神话传说中的仙果

2.蕨类植物的一种


引证解释

1.神话传说中的仙果

《西游记》第二四回:“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

《老残游记》第二回:“三万六千个毛孔,象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严薇青 注:“神话传説中的仙果,相传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成熟,状如刚出生的婴儿。人吃了长生不老。”

2.蕨类植物的一种

陈石峻 《驯狮的人》:“这个可怜的姑娘已经怀了孕……靠着挖些山上的人参果吃活命。”


国语辞典

1.传说中的神仙果,状如人参,食之可得长寿

《西游记·第二四回》:“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得那果子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网络解释

1.人参果 (茄科果实)

通常人们所说的人参果是一种产于我国甘肃武威民勤、酒泉玉门等地区日光温室里面的一种高营养水果。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也被称为中国人参果之乡。

其果肉清香多汁,腹内无核,风味独特,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等特点,同时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维生素与矿物元素,具有保健功效。它是一种营养较为全面的蔬果两用食品。食用能补充人体所需,具有营养保健价值。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提及此果并加入了神话色彩。

人参果Pepino Melon)原名为香瓜茄,学名为:南美香瓜茄 Pepino Melon, Solanum muricatum Aiton。又名长寿果、凤果、艳果,原产南美洲,属茄科类多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亦可称仙果、香艳梨、艳果。果实成熟时果皮呈金黄色,外形似人的心脏。其果肉味道独特、脆爽多汁、不酸不涩,和酸角一样,是一种受欢迎的水果。


英语翻译 Monorchid herminium herb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人参果造句

  • 1、日,在乌鲁木齐北园春干鲜果批发市场,水果摊摊主将“人参果”摆放在显眼的位置。
  • 2、双桥沟山势陡峭,曲折幽深,别有洞天,五色山、宝镜山、人参果坪、红杉林冰川,一处处风景精致如画,云雾飘来的时候,宛若身处仙境。
  • 3、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 4、在万寿山五庄观有棵灵果,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
  • 5、在万寿山五庄观,有棵灵根,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
  • 6、宝镜山、人参果坪、红杉林冰川,一处处风景精致如画,云雾飘来的时候,宛若身处仙境。
  • 7、此刻,夏奎全身就像吃了一千八百万个人参果一样,酣畅无比;更加惊奇的是,自己对于武学意境上的理解也发生了质的提升,伐毛洗髓也不外如此吧。
  • 8、是什么原因让唐僧的智商急转直下,变得敌友不分了呢?也许是唐僧吃的人参果含的三聚氰胺太多了,于是唐僧的大脑才经常短路。
  • 9、盖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
  • 10、他三打白骨精,保护师傅,为民除害,却被师傅误会成乱杀无辜,我很为他不平;他偷吃人参果固然不对,但他当他得知人参果树的稀有和珍贵的时候,不远万里去寻求医树的药方时所表现出的知错就改、诚心悔过的精神,还有他做人的诚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11、他以为是土地公公拿走了人参果,赶紧把他叫了出来。
  • 12、庄里的主人叫两个小仙童拿两个人参果去款待他们。
  • 13、我喜欢人参果,因为它可以让我的身体越来越健康。
  • 14、人参果含有维生素B和维生素C,只是有点像黄瓜的味道。
  • 15、我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一下子就消灭了5个。
  • 16、不要像猎人戒吃人参果那样,一只吞下去,连味都没尝出来。
  • 17、一瘸一拐的我们终于来到了饭庄,这里的人很和蔼,但我们很不文明,刚摆上的水果就吞下了肚,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也不知道是酸是甜就咽到了肚里。
  • 18、我家花园里还有一棵奇特的水果树,科学家把各种水果拿去研究,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科学试验,研制成多功能种子,把它种在月球上,就长成一棵棵大树,上面结着各种各样的水果,有金桔、人参果、苹果、梨、桃子、李子……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 19、人参果的造型是人们用工具先把它的形状固定,长大后就成了固定的形状。
  • 20、我家客厅一旁的阳台上种了许多花,米兰、杜鹃、人参果不过我最喜欢的就是月季花了。
人参果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