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应试
yìngshì

应试


拼音 yìng shì

简拼 YS
五笔 YIYA


词语解释

应试[ yìng shì ]

1.应考;参加考试

take an exam;


引证解释

1.参加考试。旧时特指参加科举考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维》:“此生不得首荐,义不应试,然已承贵主諭託张九皋矣。”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入学应试,遂中解元。”

《红楼梦》第八一回:“比如应试选举,到底以文章为主。”

鲁迅 《<呐喊>自序》:“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


国语辞典

1.参加考试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灿若归来打叠衣装,上杭应试,与王氏话别。”

《红楼梦·第八一回》:“比如应试选举,到底以文章为主。”

应考

2.旧时奉天子之命所作的诗赋


网络解释

1.应试

应试,汉语词汇。

拼音:ying shì

以应付各类考试为主要目的的行为。


英语翻译 to take an exam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应试造句

  • 1、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 2、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莘莘学子不堪其苦。
  • 3、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
  • 4、当年八股取士,也能挑选出于谦、张居正这样的旷世奇才,如今的应试教育更是培养出无数的英杰进入社会各个阶层。
  • 5、上联:十个学生,九个忙应试,八天备考,七点起床,背得六亲不认五官不整,为的是四页试卷三道大题,最后蒙得二不拉几,一塌糊涂……下联:一所学校,二个考试周,三餐无味,四面寒风,记得五脏耗竭六腑不全,为的是七周寒假八科不挂,最后落得九蒙一中,十分命苦……横批:大学欢迎你!
  • 6、不管你的想法是对是错,都不要强迫别人去接受。应试教育才那么做。
  • 7、人们将这时的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
  • 8、供应试管圆形网筐网篮、试管正方形网筐网篮。生产各种规格的试管网筐网篮、试管架,消毒筐,医疗器械筐,清洗筐。
  • 9、帮助孩子适应应试教育成了我们父母的一份应尽的义务,而帮助孩子减负的最好办法是我们父母增负,就是我们父母能够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导师。
  • 10、江石溪自幼聪颖好学,年轻时,曾随姐丈朱右村赴故府皖南徽州应试秀才。
  • 11、桂花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人们把应试及第称为“蟾宫折桂”,子孙富贵荣华称为“兰桂齐芳”。
  • 12、什么是应试教育?就是学校忙于应付考试,小学应付考中学,中学应付考大学。现在的考试非常刻板,数理化都是硬碰硬的,差一分就落选,家长就要交许多钱。搞到最后,成了哪个学校升学率高的,那个学校就是好学校。
  • 13、选择性适应试验表明,蓖麻蚕雄蛾触角的毛形感器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嗅觉感受细胞。
  • 14、应试教育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严重偏畸,这对中国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发扬光大,非常不利。
  • 15、四分学识智,三心细耐恒,二成应试法,一片平常心。
  • 16、在高三最后的温书假里,我们用最老套的题海战术一遍一遍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 17、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大多数为人父母者从小就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生活起居和日常琐务,以便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在学业上竞争。
  • 18、柳非婷的童年,生活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每次到考试的时候,都似箭在弦上,如临大敌。
  • 19、应试诗赋与非应试诗赋的比较特征主要表现在限韵和多用叠字上。
  • 20、应试无文,谓之曳白;书成镌梓,谓之杀青。袜线之才,自谦才短;记问之学,自愧学肤。
应试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