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定情
dìngqíng

定情


拼音 dìng qíng

简拼 DQ
五笔 PGNG

词语解释

定情[ dìng qíng ]

1.男女互赠信物,表示确定爱情关系

定情诗。

定情之夕。

love-promise;


引证解释

1.东汉 繁钦 《定情诗》叙述一女子把佩饰送给情人,以示情意。后遂将男女互赠信物,表示爱情忠贞不渝,称为“定情”

唐 陈鸿 《长恨歌传》:“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定情之夕,授以金釵鈿合以固之。”

唐 元稹 《莺莺传》:“岂期既见君子,而不能定情,致有自献之羞,不復明侍巾幘。”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玉公子》:“公子撝谦特甚,及定情合好,如鼓瑟琴。”

曹禺 《王昭君》第五幕:“单于啊,(抚摸着合欢被)这床合欢被是我送给你的定情之物;它,轻得没有声音,象雪花落下,寸心暖,广宇温。”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四场:“李香君跟侯朝宗定情的第二天早晨,天晴气朗。”


国语辞典

1.结婚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却说崔生与庆娘定情之夕,只见庆娘含苞未破,元红尚在。”

2.订定婚约

唐·元稹《莺莺传》:“岂期既见君子,而不能定情,致有自献之羞,不复明待巾帻。”

3.钟情

《红楼梦·第四回》:“薛家纵比冯家有钱,想其为人,自然姬妾众多,淫佚无度,未必及冯渊之定情于一人。”

4.男女两情相悦,立誓永不变易

唐·陈鸿《长恨传》:“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


网络解释

1.定情 (汉语词语)

定情指男女互赠信物,表示确定爱情关系。所赠之物称定情信物。出自东汉繁钦《定情诗》


英语翻译 to exchange love tokens or vows, to pledge one's love, to get engaged

法语翻译 échanger des voeux d'amour, mettre en gage son amour, s'engager (en amour)​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定情造句

  • 1、他在“定情之夕”还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海誓山盟的大文。
  • 2、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 3、甜甜的一吻,镜头锁定了幸福,蜜蜜的一吻,焦距拉近了快乐,轻轻的一吻,快门按住了浪漫,柔柔的一吻,闪光记下了爱恋,亲吻情人节,一吻定情,愿给你一世的柔情!
  • 4、一叶知秋,一笑定情,一支红杏可以带出春天,一个细节可以反映全面。
  • 5、我要克服这种时而积极乐观时而消沉悲观,时而动力十足时而意志消沉的不稳定情绪。
  • 6、宽容的朋友一定情同手足,宽容的家庭一定幸福美满,宽容的民族一定强盛不衰,宽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丽。
  • 7、男女青年恋爱时除赠送绣荷包、腰带外,背袋也是定情物。
  • 8、龙小宝算是又长见识了,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花椒才是男女间的定情之物,如同现代社会中的玫瑰和钻戒,代表了爱的许诺与责任。
  • 9、妇人说:“那是我亡夫从前在谈恋爱时,送给我的定情之物,那不是一枚普通的簪子啊,我怎能不痛心呢?”。
  • 10、压力导致人体功能紊乱,调整饮食可使压力舒缓;多吃粗粮是减压的良方,香蕉酸奶是稳定情绪的宝剑;矿物质促进新陈代谢,最好的减压剂就是蔬果要新鲜。
  • 11、龙年春节,好事不断,浪漫婚庆,浓情假朞,幸福牵手,闪烁珠宝,定情一生,喜酒佳肴,才子佳人,你浓你浓,假朞蜜月,春节新婚,幸福终生。
  • 12、各位旅客:情人节专列马上出发,请各位情侣带上定情信物派对上车。本次列车从今生开往来世,上车请遵守天长地久规则,头手不要伸出窗外,不可中途跳车!情人节快乐!
  • 13、月已圆,人未到!只愿天涯同沦落,相逢永不老!干坤权当定情物,广寒宫里有人邀!
  • 14、十一国庆,好事不断,浪漫婚庆,浓情假朞,幸福牵手,闪烁珠宝,定情一生,喜酒佳肴,才子佳人,你浓你浓,假朞蜜月,国庆新婚,幸福终生。
  • 15、流星,就是这对饱经忧患的情侣定情之物。
  • 16、心灵的广大遍是性,与一切深密为一体,乃超心思知觉性与精神生活之固定情态和基本。
  • 17、我介绍你一个人,你跟他凑在一起,一定情趣横生。
  • 18、叶酸,一种可以于菠菜等食物中找到的维他命B,是一种制造血清素的必要物质,而这种血清素则是一种用以稳定情绪的神经递质。
  • 19、长吁短叹,缓解紧张。稳定情绪,血压下降;畅快微笑,解除疲劳。消除烦恼,灵丹妙药。
  • 20、若作壁上观,则难以进入作者的规定情景。
定情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