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王风
wángfēng

王风


拼音 wáng fēng

简拼 WF

词语解释

王风[ wáng fēng ]

1.王者的教化

2.《诗》十五国风之一。东周洛邑之诗。周平王东迁,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其诗不能复雅,故贬之,谓之王国之变风。见汉郑玄《诗谱》。其音哀以思,后以象征王道之衰微


引证解释

1.王者的教化

《诗大序》:“《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也。”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昔在爽德,王风不昌。”

唐 杜甫 《祭故相清河房公文》:“王风寝顿,神器圮裂。”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诗之十八:“伏处念王风,敛心委静默。”

2.《诗》十五国风之一。 东周 洛邑 之诗。 周平王 东迁,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其诗不能复雅,故贬之,谓之王国之变风。见 汉 郑玄 《诗谱》。其音哀以思,后以象征王道之衰微

《文选·谢瞻<张子房诗>》:“《王风》哀以思,周道荡无章。”

张铣 注:“亡国之音哀以思,谓周之将亡,荡然无纲纪文章也。”

章炳麟 《辨诗》:“《王风》哀思,周道无章。”


网络解释

1.王风 (汉语词语)

【词目】王风

【拼音】wáng fēng

【注音】ㄨㄤˊ ㄈㄥ

【基本解释】王者的教化。

1.王者的教化。《诗大序》:“《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也。”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昔在爽德,王风不昌。” 唐 杜甫 《祭故相清河房公文》:“王风寝顿,神器圮裂。”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诗之十八:“伏处念王风,敛心委静默。”

2.《诗》十五国风之一。 东周 洛邑 之诗。 周平王 东迁,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其诗不能复雅,故贬之,谓之王国之变风。见 汉 郑玄 《诗谱》。其音哀以思,后以象征王道之衰微。《文选·谢瞻》:“《王风》哀以思, 周 道荡无章。” 张铣 注:“亡国之音哀以思,谓 周 之将亡,荡然无纲纪文章也。” 章炳麟 《辨诗》:“《王风》哀思, 周 道无章。”

国王的风范


英语翻译 Wang Feng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王风造句

  • 1、吴光满面羞惭,他本想让王风出丑,没想到最后丢脸的还是他自己,自觉大失颜面,连话也不再多说,只管走路。
  • 2、王风赶紧站直,光这句话就让他觉得自己拜师真是拜对了,虽说礼多人不怪,但他一向是不喜欢这些虚套。
  • 3、自宋道无章,王风陵替,窃官假号,骈门连室。
  • 4、王风咕哝了一句,嘴里瞬间溅出数条水线,明显地梨肉还没下咽。
  • 5、重庆市逸民财务公司老总王风左手撑在办公桌上,右手抓着一摞资料,用力在空中挥舞着,身体前倾,口中喷出的唾沫都溅到面前站着的一排小弟兼公司员工的脸上。
  • 6、在人群痴迷的注视下,何琴拖着行李箱来到何陌的面前,饶有兴趣的看了王风一眼,却发现王风嘴角并没有上次的透明液体,这让何琴内心倒有一丝好奇。
  • 7、王风摇头摆脑,手底一点都不含糊抓起一只兔子就啃得满嘴都是油。
  • 8、这我就不明白了,那废物见到谁都是缩头缩脑的,连我都敢踹他两脚,他怎么能得罪王风少爷呢?
  • 9、嗓子干哑,说不出话,需要点时间滋养康复,吞下口中的生命结晶护喉,幸好这一次开了天眼,王风的精神力大涨,可以用精神传音。
  • 10、那个小云雀是香江绝色堂里颇为有名的一朵花,不少的商人子弟都是她的入幕之宾,而多财的王风自然也是她心中的金龟婿。
  • 11、江湖人是相信力量的,而那柄从未败过的王风剑,它所昭示出来的威力与震慑,就是他们的信仰。谢楼南
  • 12、见事无二成,王风也不敢呆太久,怕引起安保的注意,转身就离开了。
  • 13、王风是擅于短跑的,但不擅长长跑,他便注重策略,在中间一段边走边休息,这便是他的取胜之道。太不简单了!
  • 14、摩托车司机见大事不好,逃之夭夭,而王风却疼得站不起来。
  • 15、那次以后,王风也像换了个人,不但走上了正道,而且还时常帮助别人,王风可能会认为,是我开导了他,其实不然是书中的思想解救了他,而我,只是一个思想的传播者。
  • 16、绿林山风景区位于湖北省,为王匡,王风绿林起义之地。这个五一假朞,学校组织的春游,为我们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 17、薄情之剑杨柳风,是王风主人心爱的女人才能持有的剑,它的意义在于,有一天,它终将会结束王风主人的生命。谢楼南 
  • 18、师兄,所谓的无权选择根本就不能成为你肆意妄为的理由。你可知道?如果生命以爱的姿态存在,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世界的王。风念南
  • 19、钱财已打不动王风,所以耀天换了一种晓以利害方式,希望能说动。
  • 20、风吹起了王风的衣袂。
王风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