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六法
liù

六法


拼音 liù fǎ

简拼 LF

词语解释

六法[ liù fǎ ]

1.谓规、矩、权、衡、准、绳

2.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谓绘画有六法: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后以为中国绘画的总法则和代称

3.佛教谓六法戒。其说不一,撮其要者有:(1)谓染心相触,盗人四钱,断畜生命,小妄语,非时食,饮酒;(2)谓不淫,不盗,不杀,不虚诳语,不饮酒,不非时食;(3)谓不尊敬佛,为尊敬法,不尊敬僧,不尊敬戒,不尊敬定,不尊敬诸善知识

4.佛教称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等六念为“六法”


引证解释

1.谓规、矩、权、衡、准、绳

北齐 刘昼 《新论·适才》:“规、矩、权、衡、準、绳,六法殊形,而各有任。”

2.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谓绘画有六法: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见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后以为 中国 绘画的总法则和代称

清 姚鼐 《题句容学博冯墨香小照》诗:“君实精六法,自摹山水乐。”

林纾 《跋戴文节遗墨》:“文节之精於六法,未必不有所授。”

郁达夫 《为霭民先生题经公颐渊画松》诗之二:“六法通灵力有餘,暮年点笔势凌虚。”

3.佛教谓六法戒。其说不一,撮其要者有:(1)谓染心相触,盗人四钱,断畜生命,小妄语,非时食,饮酒;(2)谓不淫,不盗,不杀,不虚诳语,不饮酒,不非时食;(3)谓不尊敬佛,为尊敬法,不尊敬僧,不尊敬戒,不尊敬定,不尊敬诸善知识

4.佛教称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等六念为“六法”

宋 沉遘 《章献皇太后忌日斋文》:“伏愿往凭六法,超脱五门。”


国语辞典

1.宪、刑、民、商事法及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的总称

2.南朝齐谢赫的《古画品录》中,品评人物画的六项标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模移写。后来此六种法则广为应用于山水或花鸟等题材。后代评论家对于六法的先后次序,也有不同的主张,不论如何,六法已经成为中国画习惯性的代名词


网络解释

1.六法 (中国绘画术语之一)

六法”,是我国古代绘画实路的系统总结。“六法”中涉及的各种概念,在汉、魏、晋以来的诗文、书画论著中,已陆续出现。到了南齐,由于绘画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文艺思想的活跃,这样一种系统化形态的绘画理论终于形成。“六法”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气韵生动”是对作品总的要求,是绘画中的最高境界。它要求,以生动的形象充分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六法”的其他几个方面则是达到“气韵生动”的必要条件。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六法造句

  • 1、谢赫六法中的“传移模写”就是要求学习中国画要向前代传统学习,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
  • 2、要说后世传承最相类似者,或许是民国时朞“六法全书”的“判例解释例”体系。
  • 3、所以,六法是六种系统各有关联的。
  • 4、中国从来不缺法律,从大秦律到大清律,到“六法全书”,历代统治者都是按他们制定的法律来统治的。
  • 5、特指准备受具足戒、先修学两年四根本戒和六法阶段的沙弥尼。
  • 6、上卷分绪论、六法兼施、脉诀、处方、家庭医案共五章;下卷列悬壶医案、药性裁成、方诀无隐、同类勿药计四章。
  • 7、伤寒六法,伤寒病的六种治法。
  • 8、工六法,书有晋、唐风范。
  • 9、南朝谢赫提出“六法”论,成为一千多年来人们欣赏和品评的经典法则。
  • 10、女所表示,刘女这几天除了翻书和室友聊天外,也拿起六法全书翻看,一切都算平静,因被禁见,目前为止,还没有家人亲友来寄物。
  • 11、深通六法,远绍唐宋发绣之真传。
  • 12、工六法,善刻印,喜购藏书、画。
  • 13、余今立此五等,以包六法,以贯众妙。
  • 14、高扬六法精髓,大发四海昏聩。
  • 15、酷嗜书、画,因习六法,以自写胸臆。
  • 16、地人之清声,而内合六行六法之道。
  • 17、抱石精研六法,而此卷六法兼备。
  • 18、例如说他想学法律,他跟爸爸说要看六法全书,我也很好奇他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 19、在校经受书画艺术熏陶,并得业师指引,初晓丹青六法,兼习书艺。
  • 20、七、六法,有二品,二十二经。
六法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