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石榴
shíliú

石榴


拼音 shí liú

简拼 SL

词语解释

石榴[ shí liú ]

1.亦作“石留”


引证解释

1.亦作“石留”。树木名。亦指所开的花和所结的实

《宋书·张畅传》:“石留出自鄴下,亦当非彼所乏。”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石榴,一名丹若。梁大同中东州后堂石榴皆生双子。南詔石榴子大,皮薄如藤纸,味絶於洛中。”

宋 苏舜钦 《夏意》诗:“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清 陈维崧 《浣溪沙·咏桔》词:“髣髴轻躯十八娘,生憎柑子道家粧,石榴裂齿也寻常。”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丁东草·石榴》:“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国语辞典

1.植物名。安石榴科安石榴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地中海岸。高约二至三公尺,叶具短柄,对生或丛生,为长椭圆形或倒卵形。五月开红色花。果实也称为“石榴”,为球形,呈深黄色,熟时会自行裂开,种子多浆,可食


网络解释

1.石榴 (郭沫若的作品)

石榴》是1942年郭沫若所创作的一篇散文作品,选自郭沫若文艺散文集《丁东草》。文章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奋发向上的品格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地追求。


英语翻译 pomegranate

法语翻译 grenade (fruit)​

德语翻译 Granatapfel (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相关谜语

谜面:谁说石家穷,家里真不穷,推开金板壁,珠宝嵌屏风。(打一水果)
谜底:石榴
解析:石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物,为多子多福的象征。

谜面:金包裹,银包裹,撕破包裹,珍珠满满。(打一水果)
谜底:石榴
解析:石榴是中国传统文化视石榴为吉祥物,视它为多子多福的象征。

谜面:小小灯笼树上挂,里面住满小宝宝。(打一水果)
谜底:石榴
解析:石榴传入中国后,因其花果美丽,栽培容易,深受人们喜爱。它被列入农历5月的“月花”,称5月为“榴月”。

谜面:花手巾包红米饭,越打开,越好看。(打一水果)
谜底:石榴
解析:石榴是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实。原产于西域,汉代传入中国,主要有玛瑙石榴、粉皮石榴、青皮石榴、玉石子等不同品种。

谜面:人笑我王家贫,其实王家并不穷,外面围著红墙壁,面藏著小珍珠。(打一水果)
谜底:石榴
解析:中国三江流域海拔1700~3000米的察偶河两岸的荒坡上也分布有大量野生古老石榴群落。

石榴造句

  • 1、石榴最不矜持,笑得咧开了嘴巴。
  • 2、花坛两边,有两棵石榴树,它们好像两个日夜守护着花坛的士兵。
  • 3、石榴也幽默地咧开了小嘴,有的笑破了肚皮,显露晶亮剔透的籽儿。
  • 4、熟透了的石榴,有时会炸开了皮,就像小孩子张大了嘴,露出了整齐的牙齿。
  • 5、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 6、石榴也俏皮地咧开了小嘴,有的笑破了肚皮,露出晶莹剔透的籽儿。
  • 7、火红的石榴咧开嘴好像对着小朋友微笑。
  • 8、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点笑弯了腰,还有些甚至笑破了肚皮。
  • 9、阳春三月,石榴花悄悄地绽放。等到满盆鲜花时,我仔细看,一片一片的石榴花瓣外层像蒙了一层粉纱似的,像害羞的小姑娘的,在阳光下散发出别样的神态。
  • 10、秋风带着收获的喜悦向果园袅袅走来。苹果羞红了小脸,石榴咧开了小嘴,香蕉披上了黄衣。葡萄像极了紫色的小仙子,在一边凑热闹。
  • 11、秋天到了,一望无际金灿灿的麦田在阳光的照耀下麦子变成金光。微风一吹,麦浪一浪比一浪高;树上的苹果红着脸儿笑了;葡萄被阳光照的亮晶晶的;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脸,躲在树枝间。
  • 12、石榴的外表像一个球状的小口花瓶,它的皮是黄褐色的,剥开皮一看,一粒粒晶莹透明的果实排得整整齐齐,一层之后一层。
  • 13、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像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 14、石榴花像山野的小丫头,自由散漫,朴实无华。
  • 15、石榴花花蕊像一个个光着屁股的娃娃。
  • 16、一个个红石榴小姑娘绽放出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 17、一朵朵鲜红的石榴花挂在树上,把石榴树打扮得像含羞的少女。
  • 18、橙黄色的柿子坠弯了树梢;石榴也俏皮地咧开小嘴,向我们微笑。
  • 19、石榴的外表像一个球状的小口花瓶,它的皮是黄褐色的,剥开皮一看,一粒粒晶莹透明的果实排得整整齐齐,一层接着一层。
  • 20、近看一朵朵石榴花像一个个的小喇叭,淡黄色的花蕊在风中摇动,就像一群仙女在翩翩翩起舞。
石榴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