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息事宁人
shìníngrén

息事宁人



词语解释

息事宁人[ xī shì níng rén ]

1.原意是不生事扰民。后指平息纠纷,使人安宁(常带有自我牺牲的意味)

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后汉书·章帝纪》

gallant; patch up a quarrel and reconcile the parties concerned;


引证解释

1.谓不生事扰民

《后汉书·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寧人,敬奉天气。”

《清史稿·高宗纪二》:“己卯,以用兵金川劳费,密諭傅恒息事寧人。”

2.泛指平息人事纠纷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畏鬼者常情,非辱也。谬答以畏,可息事寧人。”

孙中山 《致国民党员书》:“至于以息事寧人为藉口,而枉道以求合,吾党之士,所不屑为。”

夏衍 《于伶小论》:“先天的具备了旧时代儒生的谦让与息事宁人的心情。”


国语辞典

1.原指为政不生事扰民。后多指调停纷争,以使彼此相安。清·纪昀

《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

《阅微草堂笔记·卷二三·滦阳续录五》:“谬答以畏,可息事宁人。彼此相激,伊于胡底乎?”

相安无事

推波助澜 惹事生非 无事生非


网络解释

1.息事宁人

息事宁人是一个成语,读音是xī shì níng rén,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消除事端,使人们平安相处。


英语翻译 make concessions to avoid trouble

日语翻译 争(あらそ)いを鎮(しず)めて人々(ひとびと)を安心(あんしん)させる

法语翻译 réconcillier les deux parties en conflit(faire des concessions pour régler un différend)

俄语翻译 замять дело(примиренчество)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相关谜语

谜面:防患未然安全操作(打成语一)
谜底:息事宁人

息事宁人造句

  • 1、平日待人处事,最好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嘛!
  • 2、息事宁人的做法,有时只会助长邪恶,于事反无补益。
  • 3、他越希望息事宁人,对方就越不肯善罢甘休,彷佛吃定了他似的。
  • 4、老一辈的长者总以忍让为本,凡事大都采取息事宁人的作法。
  • 5、今天为了息事宁人,我们且以唾面自干的态度回应对方的无礼。
  • 6、面对一些原则的问题,必须有所坚持,不能用息事宁人的态度草草了事。
  • 7、老李为人最怕麻烦,所以事事抱持息事宁人的态度,与人无争。
  • 8、你就不要再追究这件事了,息事宁人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
  • 9、作为政客,乔治?布什从来就不是什么息事宁人的主儿。
  • 10、他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来解决冲突。
  • 11、我家里时时有些小矛盾,妈妈常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这样可以息事宁人
  • 12、老先生以忍让为本,凡事都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
  • 13、息事宁人的谎言,胜过搬弄是非的真话。
  • 14、我们采取息事宁人的办法不去争执,而是付钱了事。
  • 15、原则问题应当辩论清楚,不能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不了了之。
  • 16、对那件事,有理方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
  • 17、对于原则问题,我们绝不能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
  • 18、退避三舍之后,还不能息事宁人,那我们也只能左手执弓,右手搭箭,与君周旋到底了!由此可见,朝鲜之战,美帝大做孽,不论对敌还是对我。
  • 19、雅克三号息事宁人说,"那是因为你心里老挂着那个人,你明白么,老板娘。"。
  • 20、真正勇敢的人,应当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荣辱,不以身外的荣辱介怀,用息事宁人的态度避免无谓的横祸。莎士比亚
息事宁人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