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三省
sānxǐng

三省


拼音 sān xǐng

简拼 SX

词语解释

三省[ sān xǐng ]

1.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国历史上隋唐时代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实际上为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这一制度对后代的官制影响很大

three ministries;


引证解释

1.省察三事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后泛指认真反省自己的过失。 《后汉书·郎顗传》:“伏惟陛下躬日昃之听,温三省之勤,思过念咎,务消祗悔。”

南朝 梁 江淹 《讨沉攸之尚书符》:“符至之日,幸加三省。”

明 谢谠 《四喜记·月桂同攀》:“孝名儿乾坤永垂,一日里三省吾身。”

2.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自 南北朝 至 唐,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

《新唐书·百官志一》:“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待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3.借指朝廷决策机构

清 姚鼐 《送方坳堂解官后将之上江》诗:“三省最迟麾出把,九州独许盖先倾。”

4.特指我国东北三省

《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红旗飘》:“齐心合力打日本,收回三省救同胞。”


国语辞典

1.以三事省察,泛指详察己身过失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明·无名氏《贫富兴衰记·楔子》:“吾日三省朝闻道,自古寒儒陋巷居。”

2.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为隋、唐时代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

《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网络解释

1.三省 (中国古代行政机构)

三省是中国古代的官制制度,肇始于魏晋南北朝,完善于唐,宋辽沿用。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审核诏书和执行政令(决策、审核和执行),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个人专断的作用。


英语翻译 three ministrie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三省造句

  • 1、我军在解放东三省之后,一路追亡逐北,直捣蒋家王朝的老巢。
  • 2、由于敌寇铁蹄的践踏,富饶美丽的东三省转眼成为满目荒凉的残年余力。
  • 3、东北三省儿童剧观摩演出在长春举行。
  • 4、日军占领了东三省,难道我们就该引颈受戮不成?
  • 5、由于敌寇铁蹄的践踏,富饶美丽的东三省转眼成为满目荒凉的残山剩水。
  • 6、大别山绵亘在河南、安徽、湖北三省的交界处。
  • 7、八一建军节:一心一意跟党走,一寸丹心护家国,一丝不苟干工作,一日三省正己身,一言九鼎立人品,一身正气树形象,一日千里求进步,一鸣惊人创伟业。
  • 8、八一建军节:一心一意为人民,一寸丹心护家国,一丝不苟干工作,一日三省正己身,一言九鼎立人品,一身正气树形象,一日千里求进步,一鸣惊人创伟业。
  • 9、抗日战争初朞,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 10、严于律己,一日三省吾身,这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保持先进性的根本原则之一。
  • 11、软枣猕猴桃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在我国东北三省的分布最为广泛。
  • 12、从他爷爷那一辈就在东三省啸聚山林,占山为王。
  • 13、放松意味着你可以给自己留出一些闲暇时间来一日三省吾身。
  • 14、这一点,曾参的“三省吾身”,孟子的“反求诸已”,程颢、程颐的“主敬存诚”,朱熹的“居敬持志”,吴澄的“主静”“慎独”等等都做了强调。
  • 15、为了迅速歼灭起义军,嘉庆六年六月,经略、参赞于陕西平利举行会议,决定由德勒泰由西南逼攻,额勒登保由东北邀击,会剿于三省交界处。
  • 16、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三省诚身,道传一贯。
  • 17、积善之家有余庆,孝义美德敏于行;搀扶老人蕴爱心,童叟无欺倡诚信;靓丽河山总是春,和谐之音颂文明;修身律己日三省,正风正气国辉煌。
  • 18、龙润人“一日三省”,不断学习,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
  • 19、遇事三思,免除粗心鲁莽;一日三省,定然谨慎不忙;日上三竿,送来滚滚热浪;夏进三伏,送来祝福悠长。今天进伏心情朗,祝你开心幸福喜气扬!
  • 20、华夏五千文明史,瑰宝难书若星辰;济弱扶伤善之本,敬老慈幼德为根;明礼守法笑声多,三省吾身日日新;礼义廉耻修身勤,律己诚信文明人。
三省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