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周礼
zhōu

周礼


拼音 zhōu lǐ

简拼 ZL

词语解释

周礼[ zhōu lǐ ]

1.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儒家经典之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

《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引语见《周礼·秋官·小官寇》,原文是“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清·刘开《问说》

Zhou Li——a classical book in ancient China;


引证解释

1.周 代的礼制

《左传·闵公元年》:“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

《汉书·文帝纪》“以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 唐 颜师古 注:“此丧制者, 文帝 自率己意创而为之,非有取於 周 礼也。”

2.礼数周全

傅朝阳 《方言词释例》“周礼”:“过午再到人家那里,还象个周礼的样吗?”


国语辞典

1.书名。相传为周公摄政后所撰,汉武帝时河间献王从山崖、墙壁中搜得,其后刘歆献给王莽,流传至今。《十三经注疏本》为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清孙诒让有《周礼正义》。此书拟周室的官制,本名《周官》,自刘歆始名《周礼》,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冬官司空早佚,汉时补入考工记一篇


网络解释

1.周礼 (儒家经典)

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周礼》在汉代最初名为《周官》,始见于《史记·封禅书》。《周礼》中记载先秦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诸制,多有史料可采,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无所不包,堪称为中国文化史之宝库。

2.周礼 (词语)

周礼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儒家经典之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


英语翻译 the Rites of Zhou (in Confucianism)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相关谜语

谜面:向四面鞠躬(打一古籍)
谜底:周礼
解析:“人口”二字增加了一倍。

周礼造句

  • 1、孔子以克己复礼为己任,他所要复的礼即为周礼,其核心是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继承制。
  • 2、翰墨遄飞,渊薮文明,尚周礼而惟信;见贤思齐,握瑜怀瑾,齐修身而躬行;正气风清,传递爱心,襄长福而太平;国学孝经,流芳润德,筑和谐而长兴!
  • 3、周礼国学文明载,先祖懿德泽后脉;孔融让梨仁义怀,丹心效国忠长在;为人师表臻至善,桃李芬芳处处开;正气修身扬四海,文明短信报春来!
  • 4、孔子推崇周礼,而丧祭之礼侍奉的对象即鬼神,所以孔子不能明言否定鬼神,其无神论观念在礼学中处于两难境遇。
  • 5、周礼,冢人掌公墓之人,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
  • 6、为了救世,恢复周礼,变“无道”为“有道”,他四处奔走,栖栖惶惶,提出“正名”的主张。
  • 7、汉式婚礼以周礼为蓝本,以典雅、尊贵、庄敬为气韵,追本溯源,是真正体现华夏经典文化传统的民族婚礼。
  • 8、忠于周礼,维护正被严重破坏的国家根本的嗣承制度,不愿对“礼坏乐崩”的局面推波助澜。
  • 9、武后改元天授,尊大成至圣先师孔子遗志恢复周礼,定都洛阳,更国号为周。
  • 10、这个学说为周礼所吸收,并据此把箕子朝鲜建成东方君子国。
  • 11、殿下,这马少卿之女说得上聪明伶俐,而且熟读列女传、周礼,可以说是在妇道上无懈可击。
  • 12、新水平教堂并没有打算将微博客作为每周礼拜的一个正式环节,不过哈恩牧师建议教众们说:“如果上帝引导你以这种方式做礼拜,那么就没有理由不这样做”。
  • 13、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周礼盛大繁琐,贵族普遍“不悦学”和“不能相礼”。
  • 14、〕谨按周礼注不名为笺,郑笺谨改注。
  • 15、六典之名出自周礼,原指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后世设六部即本于此。
  • 16、汉律盖改周礼之觐为请也。
  • 17、制周礼,以天地四时名六卿。
  • 18、西周礼乐文明之诗乐关系辨
  • 19、周礼有八议,罪大可减,罪小可赦。
  • 20、周代史官与周礼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周礼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