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一辞

一辞


拼音 yī cí
注音 一 ㄘˊ

简拼 YC

词语解释

一辞[ yī cí ]

1.犹一言。一句话或一个字。谓异口同声。告辞,辞别。一面之辞


引证解释

1.犹一言。一句话或一个字

《淮南子·缪称训》:“胡通於一伎,察於一辞,可与曲説,未可为广应也。”

《史记·孔子世家》:“至於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旧唐书·陆馀庆传》:“累迁中书舍人。则天尝引入草詔,餘庆惶惑,至晚竟不能措一辞。”

明 王守仁 《与安之书》:“今但取朱子所自言者表章之,不加一辞。”

2.谓异口同声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鲁公盛德,盖自小官时。縉绅閒一辞谓之有手段。”

3.一面之辞

《宋史·叶清臣传》:“苟用章之状果虚,守懃之罪果白,用章更寘重科,物论亦允,无容偏听一辞,以亏王道无党之义。”

4.告辞,辞别

《礼记·表记》:“事君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易进而难退,则乱也,故君子三揖而进,一辞而退,以远辞也。”

南朝 梁 萧钧 《晚景游泛怀友》诗:“一辞金谷苑,空想竹林游。”

唐 吴融 《落叶》诗:“红影飘来翠影微,一辞林表不知归。”


网络解释

1.一辞

犹一言。一句话或一个字。《淮南子·缪称训》:“胡通於一伎,察於一辞,可与曲说,未可为广应也。”《史记·孔子世家》:“至於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 子夏 之徒不能赞一辞。”《旧唐书·陆馀庆传》:“累迁中书舍人。 则天 尝引入草诏, 馀庆 惶惑,至晚竟不能措一辞。” 明 王守仁 《与安之书》:“今但取 朱子 所自言者表章之,不加一辞。”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一辞造句

  • 1、他的表现有目共睹,大家对他的评价众口一辞
  • 2、干不完的工作,停一停,放松心情;接不完的应酬,辞一辞,身心健康;尽不完的孝道,走一走,回家看看;走不完的前程,缓一缓,漫步人生!天热了,注意防暑爱护身体!
  • 3、在会上他不赞一辞,仿佛置身事外。
  • 4、对于这种种问题有关人士各执一辞,相持不下。
  • 5、这年头的酒多是不醉人的,但众位官员们喝了后皆众口一辞地托醉告辞了。
  • 6、少女们众口一辞道:主子,臣妾不后悔,不怪大人。
  • 7、小星虽不置一辞,心中却也大是赞同,用力的饮了一口果酒,啧啧出声,似是赞酒,却是变相的赞赏公子爷的主意。
  • 8、我们若在路上碰上熟人,应当跟他寒暄一两句;若视若不见,不置一辞,难免显得自己妄自尊大。
  • 9、不能赞一辞”也作“一言不发”。不能自拔。
  • 10、是以两人众口一辞,以监军的身分命令他立即不惜一切代价强行打开谷口。
  • 11、当初并未重视那些御史台的弹劾,付之一笑,不置与否,若是当初能够掐断这根火苗,也不会有今天的态势,举朝上下,众口一辞,皆要求斩杀子虚先生。
  • 12、那兰琳城守赵翎什么背景?那兰琳密防司之人又如何的众口一辞?那云水镜如今又在何处?
  • 13、一世一梦一恋人,一约一等一付出,一难一美一痕迹,一辞一想一怀旧,一泪一影一滴思,一卧一起一孤独,一世一情一执着。
  • 14、至于其他,我将不置一辞
  • 15、众口一辞,难能可贵。
  • 16、自言自语,不赞一辞;他独自发完议论,也就算了。
  • 17、形容众口一辞或文章模式划一。
  • 18、干不完的工作,停一停,放松情绪;挣不够的钱财,看一看,身外之物;看不惯的世俗,静一静,顺其自然;生不完的闷气,说一说,心境宽广;接不完的应酬,辞一辞,有利健康;尽不完的孝心,走一走,回家看看;还不完的人情,掂一掂,量力而行;走不完的前程,缓一缓,漫步人生!
  • 19、一人一座亭,一诗一段情,一场空欢喜,一见倾心,徒留红装静。一城一风吟,一花一凋零,一辞闻笛声,一见倾心,已是故人情。谷雨快乐!
  • 20、一辞旧来做总结,二迎新来做规划,三思念来盼相聚,四团圆来享生活,五祈福来送平安,六好运来财源滚,七创业来筑成功,八回首来览回忆,九启航来踏新程,十分真心送祝福,愿你2022年永远开心快乐。
一辞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