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豪右
háoyòu

豪右


拼音 háo yòu

简拼 HY

词语解释

豪右[ háo yòu ]

1.豪门大族。汉以“右”为上,故称“豪右”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后汉书·张衡传》

rich and powerful family;


引证解释

1.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

《后汉书·明帝纪》:“滨渠下田,赋与贫人,无令豪右得固其利。”

李贤 注:“豪右,大家也。”

唐 刘禹锡 《讯甿》:“其佐尝宰京邑也,能诛鉏豪右。”

《明史·毛吉传》:“痛抑豪右,民大悦。”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各县缙绅豪右,上结朝廷,下结官府。”


国语辞典

1.有名望的大族,称一方之霸的世家大族

《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今五土之宜,反其正色,滨渠下田,赋与贫人,无令豪右得固其利,庶继世宗瓠子之作。”

《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六》:“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


网络解释

1.豪右

豪右,汉语词汇。

拼音:háoyòu

释义: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

原是西汉时期出现的占有大量田产的豪族。他们因占有大量的田产,在乡里横行霸道,虽屡遭压制而不禁。


英语翻译 rich and powerful family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豪右造句

  • 1、“官声采于舆论,豪右之口与寒乞之口俱不得其真;花案定于成心,艳媚之评与寝陋之评概恐失其实。
  • 2、初,南秦州豪右杨松柏兄弟,数为寇盗,刺史博陵崔游诱之使降,引为主簿,接以辞色,使说下群氐,既而因宴会尽收斩之,由是所部莫不猜惧。
  • 3、豪右执政,不在亲戚;权之所在,虽疏必重,势之所去,虽亲必轻,盖取齐者田族,非吕宗也。
  • 4、官声采于舆论,豪右之口与寒乞之口俱不得其真;花案定于成心,艳媚之评与寝陋之评概恐失其实。
  • 5、不畏强御,豪右敛戢。
  • 6、他有经世之才,在巡抚任上,厘奸革弊,抑制豪右,进行了一些有益于社会生产的赋役改革。
  • 7、莅官喜立名,初登第摄遂平县事,年少气税,击豪右,发奸伏,一邑大震,称为神明。
  • 8、官声采于舆论,豪右之口与寒乞之口俱不得其真;花案定于成心,艳媚之评与寝陋之评概恐失其实。
  • 9、长吏亲躬,无使贫弱遗脱,小吏豪右得容奸妄。
  • 10、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 11、号令必行,豪右屏迹。
  • 12、为政严明,抑制豪右,受人赞誉。
  • 13、宋论凶戾杀人前守莫能治,公置之法豪右皆敛迹。
  • 14、时朝廷宽弛,豪右放恣,交私请托,朝野溷淆。
  • 15、怜贫弱,豪右畏惮,公清第一。
  • 16、宣武时为河阴令,擢抑豪右,威振京师。
  • 17、在四年级的时候,由于别人都在学奥数,妈妈也给我报了一个奥数补习班,谁知在班上竟碰上了刘展豪!课堂上,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都积极发言,我不禁回头望望,刘展豪右手托着腮,眼睛直愣愣的盯着黑板,一语不发。
  • 18、其于朕躬阙失,并内外满汉大小臣工结党循私,贪赃坏法,以及豪右侵渔、商市强霸,一切蠹政害民之事,未见确有指陈,殊负朕省改咨询实意。
  • 19、豪右:豪族大户,指权势盛大的家族。
  • 20、自此豪右敛迹,威望大震。
豪右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