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露珠
zhū

露珠


拼音 lù zhū

简拼 LZ


词语解释

露珠[ lù zhū ]

1.泛指露水在冷的物体表面上凝结的水珠

dew;


引证解释

1.露滴如珠,故称

《洞冥记》:“满室云起,五色照人,著於草树,皆成五色露珠,甚甘。”

宋 陈楠 《鹊桥仙·赠蛰虚子沙道昭》词:“红莲含蕊,露珠凝碧,飞落华池滴滴。”

明 刘基 《绝句漫兴》之八:“池面新荷贴小钱,荷心点点露珠圆。”

艾芜 《山中送客记》:“江风一阵阵扑来,枝间叶上,便洒落着夜来的露珠。”


国语辞典

1.凝结如珠的露水

唐·刘威〈早春〉诗:“冰消泉派动,日暖露珠晞。”

露水


网络解释

1.露珠 (自然现象)

露珠,即降落在树叶、花朵、草丛中的雨水。露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与霜一样,只不过它形成时的温度在0°C以上。闪亮,透明,圆润。

2.露珠 (网络词语)

露珠是一个网络词语,拼音lù zhū,指楼主。


英语翻译 dewdrop

法语翻译 goutte de rosée

德语翻译 Tautropfen (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相关谜语

谜面:草上许多小珍珠,晶莹闪亮胖鼓鼓,最怕滚落到地上,捡不起来捧不住。(打一自然现象)
谜底:露珠
解析:露珠,即降落在树叶、花朵、草丛中的雨水。露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与霜一样,只不过它形成时的温度在0°C以上。闪亮,透明,圆润。

谜面:清早小草哭,身上挂泪珠,太阳来安慰,擦干泪珠珠。(打一自然物)
谜底:露珠
解析:露和霜一样,也大都出现于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同时,容易有露形成的物体,也往往是表面积相对地大的、表面粗糙的、导热性不良的物体。

谜面:草上许多小珍珠,圆又圆,亮又亮,可惜不能穿线上。(打一自然物)
谜底:露珠
解析:露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与霜一样,只不过它形成时的温度在0°C以上。

谜面:小珍珠,地里找,叶子上边挂不少,风儿一吹颗颗落,太阳一晒不见了。(打一自然物)
谜底:露珠
解析:露一般在夜间形成,日出以后,温度升高,露就蒸发消失了,存在的时间很短。

谜面:青枝绿叶花朵朵,上面挂的白银果,过路大嫂莫撞它,太阳出来它会躲。(打一自然物)
谜底:露珠
解析:露珠一般在夜间形成,日出以后,温度升高露珠就会蒸发消失,存在的时间很短。

露珠造句

  • 1、荷塘里冰清玉洁的荷花,沾满露珠,更显得气质高雅。
  • 2、童年是人生的开端,童年是生命的起点,童年是没有涂字的白纸,童年是花朵上的露珠,童年是出生的太阳,童年是美丽的春天。
  • 3、早晨,小黄瓜们穿着露珠阿姨送给它们的珍珠衫。每当风婆婆一吹,小黄瓜们便攀着青翠的藤儿荡秋千。侧耳倾听,仿佛听到它们的嬉笑声。
  • 4、雨过天晴之后,小草安然无恙,露珠在叶子上玩滑梯。
  • 5、在朝阳的照耀下,院子里的太阳花慢慢地开了,珍珠似的露珠像娃娃一样调皮地在绿叶上滚动着。
  • 6、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7、潺潺流水,奏起了清澈的乐曲;葳蕤草地,闪耀着露珠的光芒;巍峨高山,撑起了高傲的背脊。
  • 8、没有月亮,繁星像是大荷叶上的露珠似的闪烁着。
  • 9、早晨,池中的荷花醒了。粉红的花瓣,是她精心准备的衣裳;鹅黄的花蕊,是她刚刚梳理的头发;晶莹的露珠,是她挂着耳朵上的珍珠。朝阳,正用闪电般的速度赶来,一睹荷花的风姿。
  • 10、清晨,茶花上的露珠晶莹透亮。
  • 11、爱心是云雾,凝成滴滴露珠;爱心是露珠,聚成条条溪流;爱心是溪流,汇成片片江海;爱心是江海,包容亿万温情。
  • 12、清冷的晨风把树叶上的露珠扫落下来,我不禁打了一个寒噤。
  • 13、果园里,鲜红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高高的挂在枝头,树枝看起来快要被折断的样子,还有那一串串紫色的葡萄,挂着晶莹的露珠,像水晶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出五彩斑斓的光。
  • 14、青春是一团火。笑容与彩霞辉映,汗水伴露珠挥洒。脉博跳动着奔腾的音符,智慧弹奏着优美的乐曲。
  • 15、无数的露珠,亮晶晶的,好似一颗颗璀璨夺目的钻石。
  • 16、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 17、柳树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 18、文学是氤氲芬芳的花朵,沁人心脾文学是纯净闪烁的露珠,透明无暇文学是雨过晴天的彩虹,七彩斑斓。
  • 19、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
  • 20、露珠儿就像水晶球那样亮晶晶的。
露珠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