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涩脉
mài

涩脉


拼音 sè mài

简拼 SM

词语解释

涩脉[ sè mài ]

1.中医名词。脉象的一种。脉动往来不流利,虚细而迟


引证解释

1.中医名词。脉象的一种。脉动往来不流利,虚细而迟。涩,一本作“濇”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切脉》:“滑脉如珠多流利,涩脉滞濇往来艰。”


英语翻译 sluggish pulse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涩脉造句

  • 1、何止分内外?还分浮脉、沉脉、迟脉、数脉、滑脉、涩脉、虚脉、实脉、伏脉、弱脉、紧脉、弦脉、散脉、革脉……
  • 2、涩脉,脉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
  • 3、滑脉与涩脉为相反的脉象。
  • 4、主里,涩脉主瘀,是为气虚血瘀证的常见舌脉。
  • 5、临床上,涩脉的形成,主要是因血液黏滞性和黏稠度的增大,常可测得涩脉者全血比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球压积值均增高,血沉值降低。
  • 6、涩脉可能与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减慢、心搏排血量减少,周围血管收缩等因素有关。
  • 7、临床上,虚脉与浮脉兼见,主气虚或卫气不固;与涩脉兼见,主血虚;与迟脉兼见,主阳虚;与数脉兼见,主阴虚。
  • 8、沉脉、迟脉、数脉、滑脉、涩脉、虚脉、实脉、伏脉、弱脉、紧脉、弦脉、散脉、革脉……
  • 9、“老师告诉你,什么是‘芤脉’,‘如按葱管’;什么是‘滑脉’,‘如盘中滚珠’;什么是‘涩脉’,‘如轻刀刮竹’。
  • 10、血液流动性减弱,外周阻力增大,血流缓慢,遂呈涩脉
  • 11、以病而论,刺急脉宜深而留,刺缓脉宜浅而留少,刺涩脉宜随其逆顺而久留。
  • 12、如果血滞、血瘀,脉的传导受阻,微呈挛急,即呈按之犹如轻刀刮竹,大波之内又有细密微波应于指下的涩脉
  • 13、涩脉的脉律规整,无歇止脉,结脉则脉有歇止,脉率小,容易鉴别。
  • 14、涩脉主气滞、血瘀、津亏、血少。
  • 15、涩脉少血,或中毒湿,反胃结肠,自汗厥逆。
  • 16、与涩脉在脉形、脉势上相反:滑脉往来流利,起伏快,有圆滑流畅指感;而涩脉则往来艰涩,起伏慢,有如轻刀刮竹的不畅感。
  • 17、气虚舌淡,沉脉主里,涩脉主瘀,或舌有瘀斑均为气虚血瘀之象。
涩脉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