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脉搏
mài

脉搏


拼音 mài bó

港台 脈動,脈波,脈衝,脈衝激發,節拍
简拼 MB
五笔 EYRG

词语解释

脉搏[ mài bó ]

1.动脉的搏动,健康成年人安静时每分钟 70—75 次

pulse;

2.潜在的感情、意见或动向

任何人都可以感觉到这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脉搏。


引证解释

1.亦作“脉搏”

2.动脉的搏动。心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冲击引起的动脉跳动。医生可据以诊断疾病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三:“﹝说话时音的迟速长短﹞因脉搏呼吸的有节奏,又不会是太混乱太不规则。”

巴金 《一颗红心》:“可是头歪垂着,他的脉搏已经停止了跳动。”

3.借喻一种动态或情势

闻一多 《可怕的冷静》:“正如当年激起抗战怒潮的是青年,今天将要完成抗战大业的力量,也正是这蕴藏在青年心灵中的烦躁。这不是浮动,而是活力的脉搏。”

冯牧 《<郭小川诗选>代序》:“郭小川的诗作……难道不是可以使我们鲜明地生动地看到了我们时代的缩影,感到了我们时代的脉搏的剧烈跳动吗?”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乔光朴继续说:‘我们必须摸准世界上最先进国家机电工业发展的脉搏。’”


国语辞典

1.心脏收缩时,输出血液的冲击所引起的一种可用手指接触察觉的规律性动脉膨胀及收缩的搏动。也作“脉膊”


网络解释

1.脉搏 (动脉搏动)

脉搏(英语:Pulse)为人体表可触摸到的动脉搏动。人体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所组成,负责人体氧气、二氧化碳、养分及废物的运送。血液经由心脏的左心室收缩而挤压流入主动脉,随即传递到全身动脉。动脉为富有弹性的结缔组织与肌肉所形成管路。当大量血液进入动脉将使动脉压力变大而使管径扩张,在体表较浅处动脉即可感受到此扩张,即所谓的脉搏

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成人为60到100次/分,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72次/分。老年人较慢,为55到60次/分。脉搏的频率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胎儿每分钟110—160次,婴儿每分钟120-140次,幼儿每分钟90-100次,学龄期儿童每分钟80-90次。

2.脉搏 (汉语词语)

脉搏,拼音mài bó,出自《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


英语翻译 pulse (both medical and figurative)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相关谜语

谜面:看是看不出,摸却摸得出,待到摸不出,亲人眼泪出。(打一人体现象)
谜底:脉搏

脉搏造句

  • 1、爱情不会因为理智而变得淡漠,也不会因为雄心壮志而丧失殆尽。它是第二生命;它渗入灵魂,温暖着每一条血管,跳动在每一次脉搏之中。
  • 2、把那一颗跳动的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心,都搁置在这风清云淡,花团锦簇之中,让身体,让感动贴近这跳动的脉搏
  • 3、时间是梭,编织生命脉搏
  • 4、命运的脉搏不断跳跃。
  • 5、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 6、我爱你黄河,你的身躯里散发着泥土的芳香。我爱你黄河,你的身躯上闪耀着黄色的光芒。我爱你黄河,你的脉搏如此强壮,震撼着华夏儿女的心房。我爱你黄河,你的浩瀚与日月同辉,在我心中激荡。
  • 7、奶奶脉搏紊乱,看来病得不轻。
  • 8、经过抢救,病人的脉搏终于平稳下来了。
  • 9、母亲的爱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母亲的情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感恩母亲的人是一朵永放幽香的花。妈妈我身上留有您的体温,脉搏理奔腾着您的血液,性格上烙有您的印记,思想里有您的智慧。
  • 10、搏动的心脏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
  • 11、张奶奶脉搏微弱,看来病得不轻。
  • 12、方法连续监测单兵或伤员的体温、脉搏和运动状态等生理参数。
  • 13、经历了痛苦的八分钟后,杨外长开始苏醒,脉搏也回复正常。
  • 14、在医疗保健中,仪表意味着医疗设备,比如心率监视器、脉搏血氧计、葡萄糖测定仪以及血压监测计。
  • 15、威拉德在创作时接近于冥想状态,脉搏减慢微雕,这使他可以减少手颤,并在心跳间隙进行雕刻。
  • 16、我现在要给你测体温、脉搏和血压。
  • 17、误会是一种心灵的隔阂,它与默契分道扬镳。心灵的隔阂由误会产生,它使心灵之间无法自由连通。误会割断了默契的脉搏,使人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不再散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 18、不管生活是否安定,我都会把你放在心上,让深情天天冲击着我的心脏,让脉搏带动着所有的怀想,让信息传送着和你相伴的愿望!
  • 19、不管生活是闯荡还是流浪,我都会把你放在我心上,让深情天天冲击着我的心脏,让脉搏跳动着所有怀想,让信息传送着永远爱你的希望。
  • 20、你要怀有健康而珍惜的目光善待自己的生命,你应该用自己的热情去维护、浇灌自己的生命之花。你的信念首先要告慰自己,不要因生活中小小的不如意而私下扭曲生命的辉煌,更不能轻言放弃生命的脉搏
脉搏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