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和籴

和籴


拼音 hé dí

简拼 HD

词语解释

和籴[ hé dí ]

1.古时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始于北魏


引证解释

1.古时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始于 北魏

《魏书·食货志》:“又收内郡兵资与民和糴,积为边备。”

《新唐书·宦者传上·高力士》:“和糴不止,则私藏竭,逐末者众。”

《中州集》卷七引 金 李节 诗:“棓头打出和糴米,丁口签来自愿军。”


网络解释

1.和籴

和籴是北魏至明清政府强制收购民间粮食的官买制度。北魏至中唐,和籴寓有聚米备荒、赈济灾民之意。中唐以后,强制配购性质日趋浓重。至宋,成为括粮养兵的重要手段。宋代和籴,因其支付手段、具体办法的不同而有各种形式。宋初,狭义和籴特指政府以现钱收购粮食,广义和籴则包罗各种籴买方式。北宋中叶以前,有博籴、便籴,以便籴所入最多。神宗熙宁 (1063—1077) 以后,又有结籴、寄籴、表籴、兑籴等名目。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和籴造句

  • 1、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 2、岁饥,租税皆免,而和籴不免,至今为膏肓之疾。
  • 3、在沿边各州连年丰收的情况下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于沿边州镇储蓄军粮,所得费用先在关中进入和籴
和籴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