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灵性
língxìng

灵性


拼音 líng xìng

简拼 LX
五笔 VONT

词语解释

灵性[ líng xìng ]

1.聪明

娇痴婢子无灵性,竟挽春衫来比并。——韩愈《芍药歌》

intelligence;

2.动物在驯化后具有的智能

这只狗很有灵性,它能帮助盲人带路。


引证解释

1.精神;精气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之二:“未能体神,而不疑神无者,以为灵性密微,可以积理,知洪变歘怳,可以大顺。”

南朝 梁 沉约 《释迦文佛像铭》:“眇求灵性,旷追玄軫,道虽有门,迹无可朕。”

2.人所具有的聪明才智,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唐 韩愈 《芍药歌》:“娇痴婢子无灵性,竞挽春衫来比并。”

《红楼梦》第八四回:“﹝林丫头﹞要赌灵性儿,也和宝丫头不差什么。”

鲁迅 《坟·灯下漫笔》:“占了高位,养尊处优,因此受了蛊惑,昧却灵性而赞叹者,也还可恕的。”

3.特指对宗教的悟性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自家叫做佛印,生来有些灵性,只为了悟一心,因此削光两鬢。”

4.灵魂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四折:“我只道你灵性归天上,却元来幽魂沉井底。”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妾得宠于君,性尤妒,宫中之人,多被谗害,因此落劫,然灵性不泯,随即修行,今已閲七世矣!”


国语辞典

1.聪慧的天性

唐·韩愈〈芍药歌〉:“娇痴婢子无灵性,竞挽春衫来比并。”

《红楼梦·第八一回》:“我看他相貌也还体面,灵性也还去得,为什么不念书?”


网络解释

1.灵性 (词语释义)

灵性

解释:1.指人的天赋的智慧;聪明才智。2.指动物经过训练、驯养后具有的智能,智慧。

基本释义:

1,[intelligence] 聪明

娇痴婢子无灵性,竟挽春衫来比并。--韩愈《芍药歌》

2,动物在驯化后具有的智能

这只狗很有灵性,它能帮助盲人带路

拼音:【líng xìng】


英语翻译 spiritual nature; spirituality; intelligence (esp. in animal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灵性造句

  • 1、常听古典音乐,可以使得一个人的灵性因受到潜移默化而渐入佳境。
  • 2、很多现代人困在千头万绪的日常事务中,却忘了灵性的提昇。
  • 3、泛滥的江河漫出红尘,滑落在荒凉的高原上,顺着水的灵性向下滚动,穿过音乐的眸子,化为滴滴春雨。
  • 4、含羞草最怕羞,和人一样有灵性
  • 5、树林是一条漂亮的绿色纽带,树林是一幅美丽的动感画卷,树林是一片生气的灵性世界!
  • 6、如果说等待是一杯酒,那就是一杯醇香浓烈的酒;如果说等待是一首诗,那就是一首清秀而隽永的诗;如果说等待是一把剑,那就是一双绝世无双的宝剑。等待孕育了厚重、灵性和美丽。
  • 7、森林是一条漂亮的绿色纽带,森林是一幅美丽的动感画卷,森林是一片生气的灵性世界!
  • 8、只有托庇于纯粹的灵性知觉意识,才是达至宁谧和谐的正途。
  • 9、人,要活出灵性,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生命形态。
  • 10、将这些日常生活的舒适摈除是为了将心灵专注到祈祷、灵性以及慈悲,从而净化身心。
  • 11、也许是女娲给人类创造了甜美彩画,怕人类不珍惜,加点神水的斑迹,希望给人类带来多姿多彩的画面,在坎坷中锻造人类的灵性吧。
  • 12、森林仿佛一条漂亮的绿色纽带,森林仿佛一幅美丽的动感画卷,森林仿佛一片生气的灵性世界!
  • 13、别把数学想象为硬梆梆的、死绞蛮缠的、令人讨厌的、有悖于常识的东西,它只不过是赋予常识以灵性的东西。
  • 14、有灵性渴望的人快乐了,因为天堂属于他们。
  • 15、当惊蛰和清明在早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季节里轻轻走过时,当偶有一股寒流翻山越岭却始终无法抵达时,谷雨,携着灵性,带着暖情,翩然而至。谷雨到来,愿你开心健康!
  • 16、经过自己真心的忏悔,灵历增加,灵性进步,大地缩小,上天扩张。
  • 17、善意的谎言能让人找到更多笑对生活的理由。善意的谎言,是赋予人性的灵性,体现着情感的细腻和思想的成熟,促使人坚强执着,不由自主地去努力去争取,最后战胜脆弱,绝处逢生。
  • 18、这座大山似乎有一种灵性,有一种威势,那巍峨之状真是动心骇目。
  • 19、先生借魔鬼之口把这个世界讽刺了一遍。最后魔鬼说如今世上大部分人都无灵魂,就算略有几个有灵魂的人也被上帝挑去。虽然当代人也有坏人,但是他们却坏的没有灵性,没有人格。如今有灵性有人格的人又有几个呢?呜呼哀哉。
  • 20、蚺蛇似是极有灵性,看到眼前出现了这巨大的冰块,顿时便游着身体,窜了过来。
灵性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