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编修
biānxiū

编修


拼音 biān xiū

简拼 BX

词语解释

编修[ biān xiū ]

1.编纂

编修《本草》

compile;

2.古代史官之一,宋代设编修官修国史实录、会要等,明清翰林院设编修,并无实质职务

Bianxiu;


引证解释

1.官名。 宋 代有史馆编修。 明 清 属翰林院,位次修撰,与修撰、检讨同为史官。见《历代职官表》卷二三


国语辞典

1.职官名。掌修国史、会要、实录的官吏。宋代设有史馆编修,明、清则隶属翰林院,与修撰、检讨同称史官


网络解释

1.编修

编修,官名,始置于宋,主要负责文献修撰工作。宋代凡修前朝国史、实录、会要(用于记录一个朝代中各种规程制度及其变化的书)等,均随时置编修官,枢密院也设有编修官,负责编纂记述。明、清属翰林院,编修正七品职位次于修撰,与修撰、检讨同称为史官。明、清翰林院编修以一甲二三名进士及庶吉士留馆者担任,无实职。参阅《历代职官表·翰林院》。


英语翻译 to compile and edit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编修造句

  • 1、承安进士,历任州录事、县令、国史编修官、翰林直学士。
  • 2、接着,群僚百官纷纷进言,御史中丞海青峰、署理兵部侍郎卢腾远、东宫洗马虞文俊、翰林院编修岑渡、礼部主事仲暄都上疏为任停云辩诬。
  • 3、翰林院编修陈仁锡使辽东,未出都,报建洲兵十五万攻宁远,及抵关不见一骑,问之,曰往朝鲜矣。
  • 4、由翰林院编修转御史,为人坦白忠厚,居官以廉直称,耿直敢言,弹劾无所避,时称“敢讲御史”。
  • 5、据悉,在新中国成立前,在孔氏家族中,衍圣公为大宗宗子,是全族首脑,负责孔子祭祀和家族事务管理,编修家谱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事务。
  • 6、由于对该书的编修、刊刻源流没有辨析清楚,现行各权威目录书对该书的版本描述都是错误的。
  • 7、到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为解决朝廷的财政困难,清翰林院编修陈泰初旧事重提,呈请寻找这笔财宝,并说曾亲眼看到彭山、眉山等地居民捞到遗弃的银子。
  • 8、题匾者牛瑄,武状元牛凤山之子,同治四年乙丑科进士,殿试获二甲第一,曾任翰林院编修,也是康家女婿,但这些都不是留余匾能够传世的主要原因。
  • 9、编修、断言、记录、模块测试与检阅程式码上,就等于投资更光明的未来。
  • 10、方志修纂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官修形式,统一的编纂体例,在编修中重视援引国史编纂的方法和要求。
  • 11、芜湖县编修方志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前后修纂志书12部。
  • 12、7月16日,左顺门事件中的180名大臣被施加杖刑,编修王相等18人被杖死。
  • 13、到编修办事房略坐了坐,起身来见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庆。
  • 14、福建泉州德化龙浔危氏族谱,佚名编修,民国年间手抄本复印件一册。
  • 15、指作者自己任四库全书编修事。
  • 16、历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
  • 17、谋合编修尊祖训,式承昭穆等纲常。
  • 18、笑谈便是编修院,留连,批风抹月四十年。
  • 19、进士编修侍讲,金銮殿,试冠群芳。
  • 20、翰林编修李东阳省墓,归自京师,实拜祠下。
编修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