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神出鬼没
shénchūguǐ

神出鬼没



词语解释

神出鬼没[ shén chū guǐ mò ]

1.形容使用兵器手法高超。亦比喻行动迅速、变化莫测、难以捉摸

appear and disappear mysteriously;


引证解释

1.比喻用兵的变化,或隐或现,迅速巧妙而难以捉摸

语出《淮南子·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唐 崔致远 《安再荣管临淮都牒》:“前件官夙精韜略,歷试机谋,尝犯重围,决成独战,实可谓神出鬼没。”

《三国演义》第一〇一回:“懿(司马懿)仰天长嘆曰:‘孔明有神出鬼没之机。’”

何其芳 《星火集·老百姓和军队》:“你们老八路真是神出鬼没。”

2.泛指变化神奇,难以捉摸

宋 朱熹 《论差役利害状》:“当此役者,其间狡猾,姦巧百端,避先趋后,舍重取轻,颠倒错乱,神出鬼没。”

《朱子语类》卷八七:“只如《周易》,许多占卦浅近底事尽无了,却空有箇《繫辞》説得神出鬼没。”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中国之改造一》:“英也、俄也、法也、德也,咸耽耽焉孜孜焉,蓄神出鬼没之阴谋,施巧偷豪夺之手段,逞其大欲於我者,无时而或已也。”


国语辞典

1.语本形容行动快速,变化莫测。也作“神出鬼入”

《淮南子·兵略》:“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三国演义·第九九回》:“孔明真有神出鬼没之计:吾不能及也!”

《红楼梦·第九七回》:“本来原有昏愦的病,加以今夜神出鬼没,更叫他不得主意。”

出没无常


网络解释

1.神出鬼没 (Dota中幻影长矛手的技能)

Dota中幻影长矛手的技能。幻影长矛手进入隐形状态,并留下一个幻象来迷惑敌人。隐形时得到15%移动速度提升,持续8秒。幻象的攻击力为本体的25%,受到400%的伤害,持续20秒。

2.神出鬼没 (汉语成语)

神出鬼没,汉语成语。

拼音:shén chū guǐ mò

释义:像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英语翻译 come and go like a shadow

日语翻译 神出鬼没(しんしゅつきぼつ)

法语翻译 mouvement d'une rapidité déconcertante

德语翻译 überraschend auftauchen und wieder verschwinden

俄语翻译 неуловимый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相关谜语

谜面:二郎一来妖魂逃(打一成语)
谜底:神出鬼没
解析:“二郎”,别指道教神仙二郎神,谜底以“神”代指。

谜面:玉帝露面阎王隐身(打一成语)
谜底:神出鬼没
解析:“玉帝”,是三清所化身的太极界第一位尊神;“阎王”,即鬼官总司,象征“鬼”。

谜面:钟馗来也(打一成语)
谜底:神出鬼没
解析:“钟馗”是捉鬼的神,钟馗一出来,小鬼们全完蛋。

神出鬼没造句

  • 1、王先生是个特务,总是行踪不定,神出鬼没
  • 2、最近常有小偷神出鬼没,破坏本地治安。
  • 3、迅雷小组神出鬼没地打击犯罪,让歹徒闻风丧胆。
  • 4、小王一向神出鬼没,行踪飘忽不定。
  • 5、警方和这个神出鬼没的罪犯不断周旋,终于将他绳之以法。
  • 6、这些游击队神出鬼没地打击入侵敌军,让敌军将领伤透脑筋。
  • 7、听说有歹徒神出鬼没地打劫村民,弄得人心惶惶,没人敢出门。
  • 8、抗日游击队神出鬼没,打得鬼子晕头转向。
  • 9、水上游击队利用芦苇荡作为掩护,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
  • 10、铁道游击队神出鬼没,打得鬼子晕头转向。
  • 11、武工队凭着青纱帐掩护,神出鬼没,打得鬼子晕头转向。
  • 12、东北抗日游击队神出鬼没,打得鬼子惶惶不可终日。
  • 13、铁道游击队断铁路,炸火车,神出鬼没,打得敌人晕头转向。
  • 14、抗日战争时朞,神出鬼没的游击队员们让日本鬼子感到风声鹤唳。
  • 15、晋士明的棋艺极有特色,临局下棋之时看似漫不经心,信手所之,任意挥洒,纵横捭阖,棋子神出鬼没,变化无方,谈笑之间便将对手杀得大败亏输,全军覆没。
  • 16、没有鬼头鬼脑的可爱,怎拥的起神鬼莫测的思维,没有鬼使神差的默契,怎能接到神出鬼没的祝福。万圣节快乐!
  • 17、游击队员们神出鬼没,打得侵略者魂飞魄散。
  • 18、我军神出鬼没,敌人被搞得晕头转向。
  • 19、我军的神出鬼没搞得敌人晕头转向。
  • 20、神出鬼没是你的风格,猛鬼下山是你的性格,鬼迷心窍是你的本性,鬼头鬼脑是你的个性。万圣节到啦,愿你发扬鬼的精神,亮出鬼的个性,还有鬼的快乐。
神出鬼没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