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随俗
suí

随俗



词语解释

随俗[ suí sú ]

1.行事随着习俗

入乡随俗。

do as the local people do;


引证解释

1.顺应时尚。犹今之时髦

《史记·李斯列传》:“则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锦绣之饰不进於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於侧也。”

司马贞 索隐:“谓闲雅变化而能通俗也。”

2.从俗;从众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毁誉必参於效验,不随俗而雷同,不逐声而寄论。”

宋 梅尧臣 《寄题郢州白雪楼》诗:“至此和者纔数人,乃知高调难随俗。”

茅盾 《第一个半天的工作》:“做此官来行此礼,你不随俗一些,你就站不住脚呀!”


国语辞典

1.顺应世俗行事

《史记·卷一〇五·扁鹊仓公传》:“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狄夫人免不得,也随俗出游。”

顺俗


英语翻译 do as the local people do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随俗造句

  • 1、既然已经来了,就入乡随俗吧。
  • 2、到了村里,我们也入乡随俗,喝起了大碗的家酿米酒。
  • 3、身处一个行色匆匆的时代,有人不安,坐卧不宁;有人随俗,与世浮沉;有人惶恐,患得患失。
  • 4、刘云,既来之,则安之,你既到中原,自是该入乡随俗,要多了解一些中原的风土人情,武林轶事为好。
  • 5、古人云‘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但求艺业之真善美,不必随俗浮沉,与时俯仰,虚誉一时之得失,百世之下,自有定评耳。
  • 6、长征队伍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时,红军指战员入乡随俗,处处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受到热烈的欢迎。
  • 7、学业靠勤奋而精进,因嬉游而荒废;德行靠深思熟虑而成就,因随俗而毁败。
  • 8、既然入乡随俗,拓跋痕三人倒也老老实实的跟着众人朝祭坛三拜九叩。
  • 9、中国人民解放军,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入乡随俗,与当地的老百姓打成一片。
  • 10、他们始终以“教书育人,启发民智”为宗旨,淡泊名利,不随俗沉浮。
  • 11、长青风既然入乡随俗,觉得这黑猩猩是个大美女,自然也就想尝试一下这个美女的肉感质地如何!都说女人是衣服,长青风此时的行为就是想感受这衣服的触感。
  • 12、宿醉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周辰早上醒来,发现自己身上的衣服已经换了,在汉代,他也入乡随俗,穿着三国的服饰。
  • 13、你觉得他并没有入乡随俗,是吗?可能他和那里的人结了婚,认定回不了家了。
  • 14、只是因为命数犯奇,又不能随俗浮沉,一时为世俗所抑罢了。
  • 15、但某些情况下,餐馆服务生对初来乍到的国外观光客,是否有必要提醒他们入境随俗,以便在用餐后提供服务生小费,也感到纠结。
  • 16、春申君终于决定还是入乡随俗,根本没去理会突然而至的内卫府办差官而是抓起酒壶给自己添满。
  • 17、入乡随俗嘛,我只想尝一下真正的中餐。
  • 18、王明和赵平忠也表示没意见,入乡随俗嘛。
  • 19、身处一个行色匆匆的时代,有人不安,坐卧不宁;有人随俗,与世浮沉;有人惶恐,患得患失。
  • 20、月英哪敢多说,只得随俗浮沉地跟着乌氏,称颂了一番。
随俗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