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平等
píngděng

平等


拼音 píng děng

简拼 PD
五笔 GUTF


词语解释

平等[ píng děng ]

1.政治、社会或经济地位处于同一水平;没有或否认世袭的阶级差别或专断的特权

equality; democracy;

2.在程度、价值、质量、性质、能力或状况上与他人或他物相同的或相等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equal;

3.特指在享受待遇或特权方面与他人等同的

所有的人生来是平等的。

4.平常;一般

她不肯嫁个平等丈夫。——清·李渔《意中缘》

common;


引证解释

1.梵文意译。亦译作“捨”。佛教名词。意谓无差别。指一切现象在共性或空性、唯识性、心真如性等上没有差别

《金刚经·净心行善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故名无上正等菩提。”

唐 顾况 《从江西至彭蠡道中寄齐相公》诗:“本师留度门,平等寃亲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以佛法论,广大慈悲,万物平等。”

2.相等。多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具有相等地位,享有相等待遇

《百喻经·二子分财喻》:“尔时有一愚老人言:教汝分物使得平等,现所有物破作二分。”

清 黄遵宪 《纪事》诗:“红黄白黑种,一律平等视。”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郭孝成<蒙古独立记>》:“若以本代表所闻,民国成立,汉、满、蒙、回、藏一律平等,确无疑义。”

浩然 《艳阳天》第八三章:“你说社员们都是平等的,没大没小,没有近枝,没有远蔓儿,是一句实在的话呢,还是光在嘴巴上说说就算了?”

3.平常;一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商三官》:“优人孙淳携二弟子往执役。其一王成,姿容平等,而音词清彻,群赞赏焉。”

清 李渔 《意中缘·嘱婢》:“你不知道那女子是个聪明絶顶的人,我料他决不肯嫁个平等丈夫。”


国语辞典

1.彼此同等、相等

《文明小史·第一八回》:“无论他是什么人,我等皆当平等相看,把他引而进之,岂宜疏而远之?”

同等

2.县名。在河南省洛阳县西南,位于伊河之西


网络解释

1.平等

平等是指社会主体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中处于同等的地位,具有相同的发展机会,享有同等的权利。包括:(1)人格平等。人们之间尽管存在性别、民族、职业、经济状况、生活等方面的差别,但应当具有相同的价值和尊严,处于相同的社会地位。(2) 机会平等。每个人都有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潜在能力,必须清除各种人为的障碍,制止任何人对各种机会的垄断和特权,使人的潜能和实现具有同等的机会和环境。机会平等表现在经济领域要求等价交换和自由竞争,表现在政治领域则要求人人平等地参与政治活动,社会的职位向所有的人开放等。(3)权利平等。人们在法律面前同等地享受权利(当然也包含平等地承担义务),任何人不得具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社会的平等,应当是人格平等、机会平等和权利平等的统一。平等既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又是一个社会在形式上所要追求的价值、原则和道德理想。平等不是要实现绝对的平均,阶级社会的平等,不是直接的自然平等和利益平等,主要是指主体的社会地位平等


英语翻译 equal, equality

法语翻译 égalité

德语翻译 Gleichberechtigung (S)​, gleichberechtigt (Adj)​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平等造句

  • 1、以前妇女遇人不淑只好自怨自艾,但现在讲究男女平等,有理就要力争。
  • 2、男女平等,今日视为天经地义,那可是经过长朞争取才有的结果。
  • 3、自从男女平等的观念盛行以后,三从四德的教条已为时代所淘汰。
  • 4、在极权国家里,人民向政府要求自由、平等,犹如与虎谋皮。
  • 5、社会并非完全平等,有人养尊处优,也有人终日辛劳。
  • 6、向霸权主义者呼吁平等,无异于与虎谋皮。
  • 7、太阳绝对平等地照耀一切,但阴沟里滋生的是细菌,大地上盛开的是鲜花。
  • 8、我国的法律是公正的严明的,我们的社会是文明的,法不阿贵,人人平等
  • 9、原始社会虽然人人平等,但刀耕火种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挨饿受冻的时候很多。
  • 10、在新社会,男女平等,在婚姻问题上,妇女过去所处的“嫁狗逐狗”的附庸地位已经彻底变了。
  • 11、入境问禁,入乡问俗,入门问讳,是办案的常识之一,要把办案的对象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想他们所想,才能以心换心。
  • 12、无论张三李四,还是王五赵六,领导都是一视同仁,平等相待。
  • 13、法律规定人人平等,不论高贵和卑贱。
  • 14、它由工业产品产销率,物流指标,货币供应和外来直接投资水平等数据构成。
  • 15、女人一旦得到平等,就对男人作威作福。
  • 16、喜欢高喊平等的人无疑会遭受富二代的白眼和刁难。
  • 17、我们国家一向坚持原则,讲求信用,平等待人,历来被誉为礼义之邦。
  • 18、新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给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
  • 19、我们主张世界各国一律平等,反对以大欺小,倚强凌弱。
  • 20、在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腐败无能,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一个又一个割地求和、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平等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