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东北抗日联军
dōngběikàngliánjūn

东北抗日联军



词语解释

东北抗日联军[ dōng běi kàng rì lián jūn ]

1.简称“抗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部队。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地先后组织起东北人民革命军、抗日同盟军、反日联合军等抗日武装。1936年2月统一改称东北抗日联军。并编成第一、二、三路军。抗日战争胜利后,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合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


网络解释

1.东北抗日联军 (抗战时期东北抗日武装)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它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于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他们在非常艰难困苦的环境里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中牵制了数十万日伪正规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他们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宁死不屈精神的集中体现。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东北抗日联军造句

  • 1、东北抗日联军一路军在杨靖宇同志的率领下转战于氵蒙江、抚松、临江等地区,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 2、这是着名东北抗日联军将领、原松江省省长冯仲云为解决烈士子女生活问题创办的学校,最多时接纳了上百名烈士遗孤。
  • 3、她们是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 4、我就说说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司令吧!1940年2月,狂风怒号,大雪漫天。
  • 5、抗战时朞,在东北,有个人叫谢文东,他在1932年加入了抗日自卫队,而后先后成为了骑兵旅团长,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军长。但在一瞬间,他改变了自己的身份,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 6、杨靖先,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在于日军的战斗中,他组织部队分散突围,自己却只身与敌人周旋五昼夜,在此朞间,他只能吃枯枝,迫不得已吃棉被里的棉絮。面临死亡,他也无所畏惧。
  • 7、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着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 8、在东北国土陷落、敌我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创建了敌后武装,在白山黑水间艰难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并向东北派出大批干部,组建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抗战长达14年,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 9、七十年不长也不短,70年前抗日英雄用血和泪换来了革命的胜利,70年后中华热血儿女永远铭记着这一段不可被抺灭的的历史,忘不掉太行山的热血、狼牙山的壮烈、东北抗日联军的坚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骄傲我自豪。
  • 10、杨靖宇是着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
  • 11、山河大道是伊春最长的线,全长1千米,这条道山伴水行水绕山转,山水相依以青松、樟树为主,代表红松的含意,漫步山河大道,我们在山脚下可以看到东北抗日联军军政干部的遗址,大道外侧横跨伊春河建有橡胶溢流坝,坝长88米。
  • 12、1935年11月,她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委,掩护主力部队突围。
  • 13、由于他的战功突出,战绩显着,1937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领导队伍在南满一带开展抗日斗争。
  • 14、东北是日本人入侵中国最早的地方,在东北抗日军队是影响最大的就是东北抗日联军
  • 15、东北抗日联军与苏联远东军在互相合作的情况下,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东北抗联的独立领导,在反攻东北以及解放东北的斗争中做出了历史贡献。
  • 16、陆保平,原籍辽宁省锦西市,今年97岁,1942年参加东北抗日联军,之后辗转千里参加苏联卫国战争。
  • 17、在这里,杨靖宇领导东北抗日联军对日寇坚持了长达九个年头的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敌人封锁、搜山,粮食吃光了,又无法生火和觅食,严寒和饥饿威胁着他们的生命,杨靖宇带头撕下衣服里的棉花充饥,终于渡过了难关。
  • 18、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38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在牡丹江支流乌斯河下游西岸,遭到几倍于几的敌军围攻。
  • 19、想当年侵华日军在中国东北一时间横行霸道,可在东北抗日联军和红军的打击下,灰溜溜地逃走了,留下一串串令人嘲笑的背影。
  • 20、东北抗日联军的领导人杨靖宇以那勇猛的信念,造就奇迹,只身与敌军周旋5昼夜,直至弹尽粮绝,壮烈牺牲。
东北抗日联军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