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负笈

负笈


拼音 fù jí

简拼 FJ

词语解释

负笈[ fù jí ]

1.背着书箱。形容所读书之多。背着书箱。指游学外地


引证解释

1.背着书箱。形容所读书之多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故玉屑满篋,不为有宝;诵诗书负笈,不为有道。”

马非百 注释:“负笈,背着书箱。这里‘负笈’与‘满篋’对文,是説所读的书多得要用所背的书箱来计算。”

2.背着书箱。指游学外地

《后汉书·李固传》“常步行寻师” 李贤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固 改易姓名,杖策驱驴,负笈追师 三辅,学‘五经’,积十餘年。”

唐 白居易 《相和歌辞·短歌行二》:“负笈尘中游,抱书雪前宿。”

孙中山 《中国之革命》:“满清之昏弱,日益暴露,外患日益亟,士大夫忧时感愤,负笈於欧、美、日本者日众。”


国语辞典

1.背著书箱。比喻出外求学

《聊斋志异·卷一·劳山道人》:“少慕道,闻劳山多仙人,负笈往游。”


网络解释

1.负笈

负笈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fù jí,指背着书箱,形容所读书之多;指游学外地。 出自《晋书·王裒传》:“负笈游学。”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负笈造句

  • 1、祖父李斯苞,弱冠怀大志,负笈集美,以卒业赴马来西亚,从兄习贾,孝悌友恭,协力建树,事业有成,为马来西亚华侨橡胶商之翘楚。
  • 2、陈茫先生则以亲身经历,极为风趣地讲述了凯撒旅游集团在德国的创业与发展故事,阐述了自己负笈远游,到德国学习工作,最终融入德国社会的历程。
  • 3、弱冠入同济,崭露头角;负笈德国,学贯中西闻遐迩;一德一心为人民,鞠躬尽瘁;丰碑立于千秋典范,怎奈噩耗忽传;巨星陨落,四海同仁无不同声哀悼。
  • 4、联想到从上海负笈东洋因跳水救人受到日本国家表彰的严俊同学。
  • 5、1946年8月,按照七年前洪业教授已为他制订的计划,仁之负笈远行,乘船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就教于当代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达比。
  • 6、中国千万学子负笈赶考媒体似陷入"集体性怀旧"。
  • 7、邓做出这个指示后的四分之一世纪中,中国有近六十万人负笈海外。
  • 8、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
  • 9、郡邑名士,多负笈受业焉。
  • 10、君矢志奋励,负笈羊城游学。
  • 11、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
  • 12、负笈,背着书箱,即求学。
  • 13、四方学子负笈从游者岁数百。
  • 14、为了圆我的歌德梦,年已半百的人始学德语,萍踪浪迹,负笈远游,远离家乡已近四载。
  • 15、属牛人生于十月,立冬之时,虽身风霜,无衣足食,思想计划,独裁自如,事业进步,金钱充裕,负笈有师,有旭日东升之势,如月之恒矣。
  • 16、少孤贫,爱学,负笈从师,服膺无倦。
  • 17、向江干、伶仃负笈,可怜孤瘦。
  • 18、在家守丧朞间,获读长兄橙坞负笈日本时所作诗文,今由大嫂装订成册,嘱为题识。
  • 19、茫茫大漠,一位僧人伴着白马负笈前行。他不知道前方的路还有多远、多艰辛,只是心怀着信仰,不惧一切地前行。他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脚印,一阵风沙掠过,便都了无痕迹。
  • 20、又是一个重阳佳节,夫君你何时才能归来?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攻袖,丈夫负笈远游,坐不住,睡不宁,难以将息。
负笈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