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锋镝
fēng

锋镝


拼音 fēng dí

简拼 FD

词语解释

锋镝[ fēng dí ]

1.锋,刀口;镝,箭头。泛指兵器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汉·贾谊《过秦论》

weapons;


引证解释

1.刀刃和箭镞。借指兵器

《史记·秦汉之际月表》:“堕坏名城,销锋鏑,鉏豪桀,维万世之安。”

唐 张说 《赠上柱国郭君碑》:“命公统陇右之骑,济河曲之师,锋鏑争先,玉石俱碎。”

清 方文 《述哀》诗:“身是刀俎餘,尚恐婴锋鏑。”

刘半农 《欧洲花园》:“英人,果敢人也,御木讷之假面,而藏锋镝于其中。”

2.指战争

《南史·刘怀敬传》:“又詔故晋寿太守姜道盛殞身锋鏑,可赠给事中,赐钱十万。”

宋 梅尧臣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铁瓮城》:“前朝经丧乱,曾是轻锋鏑。”

清 刘大櫆 《<朱子颍诗集>序》:“其出入师旅,屡经锋鏑之危。”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荆州弹丸一城,谓能抵御义师,倖免锋鏑,吾知其难。”


国语辞典

1.刀刃和箭镞,用为兵器的通称

《三国演义·第五三回》:“且今日宋谦死于锋镝之下,皆主公轻敌之故。今后切宜保重。”


网络解释

1.锋镝

锋镝,汉语词汇。

拼音:fēngdí

释义:锋,刀口;镝,箭头。泛指兵器


英语翻译 weapon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锋镝造句

  • 1、青裳不沾雨露湿,锋镝依旧灿如花。
  • 2、不要害怕失败,鼓起精神,再试锋镝
  • 3、隋末唐初群雄并起,逐鹿天下,锋镝呼啸虎鹰扬,气势恢宏。
  • 4、见利而动,愎谏违卜,开门揖盗,弃好即仇,衅起萧墙,祸成戎羯,身殒非命,灾被亿兆,衣冠敝锋镝之下,老幼粉戎马之足。
  • 5、今士无一罪,驱之行阵之间,委之锋镝之下,使肝脑涂地,老父孤子、寡妻慈母望槥车,抱枯骨,摧心掩泣,其所以变动阴阳,伤害和气,实天下之痛也。
  • 6、后,幸得锋镝上来出城追来报信,才躲过一劫,原来新掉来的上郡将军李硕,得知端木家和蒙恬过往甚密,遂将端木家一家老小全部拘押,准备和蒙恬将军一起押往咸阳收审。
  • 7、它意味着你须改换方式再试锋镝
  • 8、终定计避难,躬犯锋镝,溃围归国。
  • 9、蔽山张旗鼓,间道潜锋镝
  • 10、锋镝苦未歇,饥疫频颠连。
  • 11、虽悔往者之迷谬,思奉教于今日,然兵连众结,锋镝布野,恐一朝解散,夕见系虏,是以阻兵屯据,欲止而不敢散也。
  • 12、隋末唐初,群雄并起,锋镝呼啸虎鹰扬,气势恢宏。
  • 13、武王率诸侯伐殷,愿为锋镝,谓称威威神兵,赖以灭纣辅周。
  • 14、游标弩,铁浮屠,大雪龙骑锋镝呜。
  • 15、锋镝初交,元恶送首,总律制奇,判于此举。
  • 16、渥素惮延广,传言:我草间求活,观死如鸿毛耳,侯公家世富贵,奈何不思保守,而与亡卒争一旦之命于锋镝之下。
  • 17、豫州必欲立异,锋镝便有所归。
  • 18、迄于五胡迭兴,索头继起,平阳居必争之会,未有免于锋镝者也。
  • 19、自甲寅吴逆倡乱,……以至王师赫怒,整兵剿洗,玉石难分,老幼死于锋镝,妇子悉为俘囚,白骨遍野,民无噍类。
  • 20、平定三齐,莫撄锋镝
锋镝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