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伊阙
quē

伊阙


拼音 yī quē
注音 一 ㄑㄩㄝ

简拼 YQ

词语解释

伊阙[ yī quē ]

1.地名。在今河南·洛阳市南。即春秋·周·阙塞。因两山相对如阙门,伊水流经其间,故名。古关名。在伊阙山上


引证解释

1.地名。在今 河南 洛阳市 南。即 春秋 周 阙塞。因两山相对如阙门, 伊水 流经其间,故名

《左传·定公八年》:“秋,晋士鞅会成桓公,侵郑,围虫牢,报伊闕也,遂侵衞。”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伊水》:“伊水又北入伊闕。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闕矣。春秋之闕塞也。”

唐 张说 《河州刺史冉府君神道碑》:“松柏接于邙山,丘陵对于伊闕。”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河渠·禹凿龙门山》:“贾让言禹凿龙门,辟伊闕,析底柱,破碣石。”

清 姚鼐 有《寄和刘海峰三丈游伊阙之作》诗,有“西登闕塞眺黄河”之句。 郭沫若 《我是怎样写五幕史剧<屈原>》:“秦 将 白起 战败 韩国,斩首二十四万于 伊阙。”

2.古关名。在 伊阙 山上。 汉 末为镇压 黄巾 起义军,设置的八关之一

《后汉书·灵帝纪》“置八关都尉官” 唐 李贤 注:“八关谓 函谷、广城、伊闕、大谷、轘辕、旋门、小平津、孟津 也。”


网络解释

1.伊阙

伊阙,即今河南省洛阳市区南约2公里处的龙门。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如天然门阙,故曰伊阙

龙门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这里两岸香山、龙门山对立,伊水中流,远望就象天然的门阙一样。因此自春秋战国以来,这里就获得了一个形象化的称谓——伊阙。隋炀帝都洛阳,因皇宫大门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龙门”,“龙门”之名即沿用至今。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伊阙造句

  • 1、炀帝营建的洛阳城,南对伊阙,北倚邙山,东逾瀍河、洛水纵贯其间,分外郭城、宫城、皇堀、东城、含嘉仓城、园壁城和耀仪堀,规模宏大,布局有序。
  • 2、整条道路从城南定鼎门向北,直通洛河上的天津桥,加上天枢、应天门、明堂,组成了整个隋唐洛阳城的城市中轴线,往北是邙山,往南正对伊阙,气势恢宏。
  • 3、大业三年,隋炀帝自江都回返,从伊阙陈摆帝王法架,在千乘万骑的庞大仪仗队护卫下入东京,羽仪填于溢路,绵亘二十余里。
  • 4、广城、伊阙、大谷、?辕、小平津、孟津共称汉八关。
  • 5、应天门、明堂,组成了整个隋唐洛阳城的城市中轴线,往北是邙山,往南正对伊阙,气势恢宏。
  • 6、河南尹奏疏授伊阙尉,佐水陆运事。
  • 7、洋洋熊耳流,巍巍伊阙山。
  • 8、熙宁时,废伊阙县为镇,并入伊阳县。
  • 9、背伊阙,越桓辕,经通谷,陵景山。
  • 10、伊阙佛龛之碑也叫褚遂良碑。
  • 11、伊阙两岸分别是龙门山和香山。
  • 12、龙门,古时称伊阙,因伊河分山而过得名,又因门户正对洛都,也称龙门。
  • 13、宇文熙戴着磨砂的小腕铐,蹲在伊阙的山顶,高婉蒙着橙色的面纱,坐在橙色的纱车里面。
  • 14、大破韩魏于伊阙,冬战河内狂飙拔城,千里奔袭华阳,南下略取巴蜀,龙门挫魏武,黄河沉赵卒,水灌鄢都浮尸盈城,长平之役血流漂卤。
  • 15、伊阙摩肩接毂指接连不断非常繁盛,为楚、豫大道,西北历关、陕。
  • 16、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地形险要,西依秦岭,东望嵩岳,北有邙山屏障,南对龙门伊阙
  • 17、又东北过伊阙中,伊水径前亭西。
  • 18、宋初,置伊阳、伊阙两县,属河南府。
  • 19、解宝领一支军,攀藤附葛,爬山越岭,到伊阙山东最高的一个山岭上。
  • 20、西瞻伊阙,千峰屏列。
伊阙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