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贞节
zhēnjié

贞节


拼音 zhēn jié

简拼 ZJ
五笔 HMAB

词语解释

贞节[ zhēn jié ]

1.忠贞不二的节操。封建礼教指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道德行为


引证解释

1.忠贞不二的节操

《文选·张衡<东京赋>》:“执谊顾主,夫怀贞节。”

薛综 注:“夫,犹人人也。言执礼义之心,顾思汉德,人怀贞正之志分也。”

唐 李德裕 《授郑裔绰渭南县尉直宏文馆制》:“况两代持衡,皆有贞节,守正持法,遗风凛然。”

清 翁志琦 《反班婕妤怨歌行》:“薄俗区故新,君子秉贞节。”

2.封建礼教指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道德行为

汉 刘向 《说苑·建本》:“昔者东夷慕诸夏之义,有女,其夫死,为之内私壻,终身不嫁。不嫁则不嫁矣,然非贞节之义也。”

北周 庾信 《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用曹大家之明训,执宋伯姬之贞节。”

老舍 《四世同堂》十六:“老太太深信她的哲理是天下最好的,因为‘忍’字教她守住贞节,度过患难,得到像一个钢针那么无趣而永远发着点光的生命。”


国语辞典

1.坚定不移的节操

《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伊中情之信修兮,慕古人之贞节。”

《文选·潘岳·关中诗》:“人之云亡,贞节克举。”

2.女子守贞或夫死而不改嫁的节操

北周·庾信〈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用曹大家之遗训,执宋伯姬之贞节。”


网络解释

1.贞节

“贞”为“正”,用在女性对男子,特别是妻子对丈夫的关系上,则是指专一。秦汉时期,女性伦理之中的贞节观念,并没有被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加以倡导,女性再嫁乃寻常之事。至宋代,形成理学,改变了中国的学术思想以及风俗制度,也使妇女的贞节观念在崇古的基础上愈演愈烈。经过宋、元、明三代对贞节观念的极端倡导,在进入清朝以后,贞节的含义变得十分偏狭了,似乎成了一种宗教。秦始皇首倡贞节,尊巴清为“贞妇”,并建“怀清台”。“贞”旧读“zhēng”。


英语翻译 moral integrity (of men); constancy; loyalty; chastity; virginity (of women)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贞节造句

  • 1、风正气顺奉贞节,传承美德写春秋;处世为人讲文明,修身律己净心灵;倾囊相助阔胸襟,见义勇为贵如金;敬业爱岗争先锋,共享和谐融真情。
  • 2、常言道,做了一天和尚撞了一天钟,往后贞节轮不到你身上了。
  • 3、难不成你打算立志守节,竖一座贞节牌坊么?
  • 4、重庆酉阳虽然是一个苗、土家族聚居的荒僻之地,但仍被贞节思想影响。
  • 5、性实际上是爱侣之间,表示爱情的最恰当,最热烈的语言,贞节之所以必要,是为了保护这种语言不被污染,为了不让它丧失那种示爱的功能。
  • 6、诗书传家的傅氏最出名的不是恩封太子太保和状元及第,而是门口那三座贞节牌坊。
  • 7、贞节的妇人往往骄傲不逊,一若她们是自恃贞节也者。
  • 8、我天生命苦,贞节什么的也顾不得了,只好削发为尼与青灯黄卷共度余生了。
  • 9、我用倾心拉开爱情的序幕,我用真心刻画爱情的精髓,我用恒心坚守爱情的贞节,我用细心呵护爱情的甜蜜,亲爱的,我要用贴心让你欢心,爱你一辈子不变。
  • 10、最爽的一章,卖身给钱到我账户的,不管什么身份,我给她贞节牌坊,从村妇,到大妈,更厉害的女乞丐,一律如此,本篇小说暂时休刊,新小说尽快更新。
  • 11、青衣一行,传统上多演“贞节烈女”,其唱法不仅要求清亮娇脆,还须有阳刚喷薄之音。
  • 12、休宁五城镇人黄科说,镇上几百年的贞节牌坊,被汪建设带人强行挖走。
  • 13、建一个贞节牌坊以掩盖她是女表子的实情。
  • 14、用贞节牌坊造句挺难的,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15、临行前,他恳求皇帝赐给他守寡的母亲一个贞节牌坊。
  • 16、维斯塔贞女在自己的居所宣誓贞节,其寓所在建筑上和性别上后来都成为了中世纪女修道院和修道院效仿的典范。
  • 17、当道者倡导贞节,意在朞许寡妇于夫亡之后,成为家庭的支柱,以抚孤成立而翁姑得其养。
  • 18、我们守安息日,衣履贞节,用洁净饮食,是为荣耀上帝,不是为自己得救。
  • 19、要不然,古代的烈女们,也不会留下来那么多个被一千多年后的子孙们开发为旅游景点的贞节牌坊。
  • 20、正如这位女士的贞节一样美好,那一定不会保护她不受,潜伏在这荒凉的无人之地的危险。
贞节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